本报10月11日讯 今年10月12日,是丁玲诞辰110周年。今天,丁玲的骨灰在其子蒋祖林、女儿蒋祖慧护送下,由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迁回家乡常德,骨灰入园安放仪式在常德市丁玲公园举行。
上午11时许,丁玲的骨灰安放在常德市丁玲公园墓地,少先队员向丁玲墓敬献花篮,常德市有关领导为丁玲的骨灰盒覆盖党旗,来自常德市有关部门和丁玲家乡临澧县的代表、学生代表绕墓瞻仰并敬献鲜花。
丁玲是我国著名作家、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为中国革命和中国文化事业艰苦奋斗了一生。她一生曲折坎坷,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既是历史见证者也是记录者。在将近60年的革命文学生涯中,她创作了《莎菲女士的日记》、《水》、《一颗未出膛的枪弹》、《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一系列思想深刻、人民喜爱的作品。其中,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52年荣获苏联斯大林文艺奖,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在读者中广泛传播。
中国丁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涂绍钧介绍:“作为常德的一张文化名片,把丁玲的骨灰迁回家乡,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习她的革命精神。”
据悉,10月12日,还将在常德举行纪念丁玲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第12次国际丁玲学术研讨会、纪念丁玲诞辰110周年暨百团大赛颁奖晚会等活动。(责任编辑:刘舒尹)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刘也 李寒露 付惇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