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大网>要闻>时政要闻>正文

“三变三为”转作风——耒阳市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系列报道之三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袁义生 朱章安 曾晓秋 谭才余 李爱成 欧阳石 编辑:redcloud 2016-06-20 16:00:00
湖南人大微信
公众号二维码
—分享—

    “现在城里和乡里干部下村的时间更多了,我们有什么困难,上面下派来的干部在家直接就解决了,办事更方便、也更快捷了……”8月3日,耒阳市新市镇龙市村村民陈江红手里拿着“耒阳市民情联系卡”高兴地对我们说。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耒阳市通过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信访为代访,并让上访为上网,使合理的民意诉求反映有渠道、办理有方法、督查有制度。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不能自说自话、自弹自唱,更不能闭门修炼、体内循环,必须坚持开门搞活动,真心实意地听取、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真正转化为惠及群众的利民行动。”耒阳市委书记彭玉明感言。

    今年以来,耒阳市各级各部门采取现场接访、带案下访、重点约访、跟踪回访等方式,全市2000多名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和百姓家中,察民情解难,从源头上化解各种矛盾,把问题解决在“家门口”,着力打通民意诉求的“最后一公里”,实现服务群众“无缝化”对接,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信访积案,消除了一批苗头隐患。市领导带头到乡镇(街道)、村(居)接访,乡镇(街道)干部到村(居)、组接访,了解群众所需所盼,化解基层社会矛盾,***城乡发展难题,实现了“六个100%”,即农户走访率100%,公开信发放率100%,民情联系卡发放率100%,电话用户登记率100%,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诉求回复率100%,立项的民生实事办成率100%,着力为群众办成一批力所能及、实实在在的小事实事好事。

    变上访为下访

    “过去,我三番五次找领导诉说情况,如今领导主动到我家来,现场办公,当场承诺,限期解决问题,真正把好事、实事办到了我们老百姓的心窝窝里。”7月30日,新市镇树山村65岁的老上访户张为仁感慨地说。

    树山村12户群众与邻村发生土地纠纷,多次找相关部门寻求解决未果,从而形成该市的一个信访难点问题。7月4日上午,市长蒋云良带案下访,带领五个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来到树山村,与12户上访群众面对面交流,在充分掌握群众诉求和政策界限的基础上,当场拍板,由财政拿出5万元,用于打井配套,改善生产设施和补偿群众损失,一宗历时五年之久的反复集体上访的案件最终“案结事了”。这是耒阳开展市委书记、市长大接访和干部下访“两项活动”的一个缩影。

    如何妥善解决上访群众反映的问题并及时化解矛盾,耒阳市畅通信访渠道,变上访为下访,变被动受访为主动寻访,变亡羊补牢为未雨绸缪,将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作为“两项活动”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明确确定市、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居)主要干部对群众的信访问题负总责,市委书记、市长是全市信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从源头上化解各种矛盾,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环境。

    耒阳市提出把群众的上访变为干部的下访,提倡干部走到群众中去倾听意见,主动为群众解决问题。全市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居)干部进村入户,要求每名驻村干部每周必访一村、每村必访两户,查找群众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谐稳定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7月24日,五里牌街道办事处一楼会议室,三十余名机关干部进行了一次集中考试。这是该街道办事处对第四次“大走访”活动各网格走访情况的一次考试,考试成绩将纳入年度考评,并与个人奖惩挂钩。

    为确保大走访活动不流于形式,五里牌街道办事处把7个村居的10.3万户居民按居住区域划分为102个单元网格,每单元网格为240户居民,由一名机关干部和一名村居“两委”成员组成联合走访组,对单元网格实行包联系、包服务、包稳定的“三包”走访。实施“亲情化管理”,对老干部、老党员必访,困难户、低保户必访,上访户、意见户必访,失业群众和下岗职工必访,社区矫正对象、思想极端人员必访,每季度一次回访;从走访情况、矛盾纠纷调处情况、所包户遵纪守法情况、群众满意度反馈情况、与业务工作结合情况等5个方面考核。如今,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登门走访群众,在五里牌街道办事处已成为一种工作常态。

    今年以来,五里牌街道办事处先后组织了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的“优化环境”、以“我是党员我带头”为主题的“三联三促”、以“新街道新发展”为主题的“新街道怎么办”、以“和谐街道建设”为主题的“送服务、进万户、结亲戚”等大走访活动,累计走访群众1.2万人次,汇总意见建议169条,帮助群众解决问题126个,其中20多个历史疑难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在最近村两委换届中,全处所有村一次换届成功率100%。

    群众的所想所盼就是基层干部的必做必为。大走访活动中,基层干部着眼增感情,立足办实事,从细节入手,用爱心感化,和风化雨,情真意切,一批棘手的信访积案得到化解:曾3次进京上访的郑长松,10多年拒人门外,现在对走访干部竟热情以茶相待;退伍老兵罗高兵长达七年之久的档案丢失积案协商解决,自愿签订息诉罢访承诺书;老上访户贺才付不满当年房改条件的信访积案成功化解……

    “变上访为下访”走出的是心相连,实现了干群“鱼水情”。“上”与“下”,虽然一字之差,却在这里找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支点。市委书记彭玉明认为,坚持与百姓“零距离”接触,就能及时倾听群众呼声,征求基层意见,解决群众信访反映的突出问题。干部带着感情下访,想群众所思,谋群众所求,办群众所盼,再大的结也能解,再大的瘀也能消。今年来,耒阳市各级领导先后30余人次参加了接访和带案下访,当场批示交办及事后督查督办信访案件116件,各级财政拿出50余万元用于落实重大民生政策及解决信访突出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社会的和谐稳定。

    变上访为代访

    8月5日中午一点多,还不到上班时间,蔡子池街道金南社区居委会调解主任蔡传武就匆匆来到居委会,带上一份案件卷宗,急急忙忙出了门。

    除了社区调解主任,蔡传武还有一个身份,信访案件的代言***人。3天前,在社区一处工地打工的16名怀化农民工找到设立在居委会的信访代言***站,诉说着被拖欠工资的遭遇。***站领导当即安排蔡传武为这起案件的代言***员,对此事负责到底。这些天,蔡传武找农民工了解情况,找建工局、找开发商、找包工头,忙得晕头转向。由于项目没有向建工局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且未办理任何手续,已经被勒令停工。开发商和包工头都找不到人。今天,蔡传武通过打听终于和一位开发商联系上,双方约定中午在工地上见面。

    蔡子池街道办事处是耒阳市的一个老城区,区内旧城改造任务大、居住人口多,这些年来,因为土地征收、拆迁安置、企业改制等问题,区内群众上访案件频发,矛盾呈多发趋势。为妥善化解群众的矛盾诉求,办事处积极探索信访代言***“五步工作法”,也就是在办事处设信访代言***中心,在村、居委会设立信访代言***站,分登记核实、委托代理、代言***、办理反馈、回访巩固五个步骤,一个案件由固定的代言***员去代替上访群众“跑腿”,在办理期间根据案件难易程度与信访人定期沟通,通报进展并征求意见。

    “这些农民工说他们在你们这做了50多天了,没有得到工资,因为停工,现在你们老板没有管他们的生活,也不发他们的工资。”在工地上,蔡传武把农民工的诉求转达给了开发商,要求尽早支付工人4万多元的工资。开发商表示,具体工资结算还要与包工头核实,心急的蔡传武又向开发商要了包工头的电话,拨了过去。

    “我现在跟开发商谈好了,16个民工工资总共是4万多块钱,看你是什么意见,你同意我们明天就跟开发商按这样付给民工了。”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蔡传武赶紧将这个好消息告诉16名农民工。

    “多亏了这个信访代理员,要不这个工资指定是拿不上了。”拿着4万元工资,赵慧群等16名怀化农民工感激地说。今年以来,耒阳市通过建立“信访代理制”,变群众上访为信访代理员“上访”, 心由“代理”操,话由“代理”说,腿由“代理”跑,有效提升了各级基层组织的活力和威信,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目前,全市3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机关都设立了代言***中心、698个村(居)设立代言***站,已逐步形成了市、乡镇(街道)、村(居)三级信访代理网络,为群众搭起一座信访的桥梁。

    “群众有事张嘴,干部接报跑腿”。当群众有信访事宜时以书面或口头信访到代言***中心反映诉求,进行登记核实并与代言***中心签订《群众信访代言***协议书》,代言***中心指定***员按照“登记核实—委托代理—代言***—办理反馈—回访巩固”的办案流程为当事人进行***,督促承办单位和承办人及时限时处理,直至案件办结。

    耒阳市委书记彭玉明深有感触地说,相对于以往百姓只能自己到上级信访部门反映问题的老办法,“信访代理制”不仅使信访人能以较小的代价实现诉求愿望,而且能减少信访矛盾积压,有效避免或减少群众重访、越级上访等行为,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市,问题解决在基层。

    推行信访代理制,促使基层干部主动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树立起党和政府以及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融洽党群、干群关系。据统计,截至7月底,全市各级***中心已为群众代言、代理、***落实实事852件,化解矛盾纠纷602起。全市信访登记总量较去年同比下降35%,越级上访递减46%,信访受理率达100%,办结率95%。

     变上访为上网

    “谁知道办理小孩生育证去哪办呀?”3月15日上午,网民“baobaoai”在“耒阳百姓论坛”发帖,下午,该网民的提问就得到了耒阳市人口和计生局网络员“leiyangjisheg”的回应,详细解答了办理手续所需的资料和承办单位地址,并附上联系电话。

    今年3月21日,耒阳市正式开通了“耒阳百姓论坛”,由此,该市网络诉求办理工作的值守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正式建立,各部门、单位的近百名网络员随时在线办理网民诉求。按照规定,网络员从发现网民诉求到跟帖回复要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重大问题或涉及多个部门的问题要在5至10个工作日内办结。

    “打开天窗说亮话,百姓啥事也能发,政府谦恭来回应,办事不行打个‘叉’”。这首顺口溜说出了群众对“耒阳百姓论坛”的心声。

    耒阳市委、市政府将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搭建网络问政平台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积极探索在网络虚拟社会做好群众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多渠道听民声、征民意、察民情、解民困,在建好政府网站、做好舆情监管的基础上,开通运行了“耒阳百姓论坛”。“耒阳百姓论坛”突出网络问政功能,将全市乡镇(街道办事处)、党政部门、垂直单位、服务单位等共80余个部门单位纳入网络管理平台,由市委宣传部统一调度,建立了网民留言审核、转办、督导、考核工作机制,形成了“一口接待、分头办理、限时办结、在线评价”的管理运作模式。

    如今在耒阳,一张由耒阳新闻网、耒阳百姓论坛、耒阳官方政务微博、书记(市长)信箱、政府官网、部门网站、微博、微信等多个网络平台编织而成的“惠民网”,成为党委政府倾听群众呼声、关注民意诉求、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渠道,被网友赞为“没有围墙的信访局”。在网上,群众有想法和意见都可以留言投诉,各部门每天安排专人进行网上受理,按照办理程序及时处理,一般的诉求,在3个工作日内调查核实,10个工作日内处置,并进行回复;对牵涉面广的群众诉求,由网络主管部门收集整理后,呈报市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市领导批示后再召集相关单位协商处理,“两办”督查室抓好督办落实。同时,对群众网络诉求办理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并把考核结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今年,市相关领导先后2次约请网友就城建、环保、医疗、教育、住房等热点问题面对面恳谈。市委、市政府将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大计、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主动在网上设置议题,引导网民参政议政,目前,全市共收集网民意见11714条。市领导根据网民的意见先后约谈市直11个部门单位一把手,通过网络舆情督办机制,督促处理民生诉求198件。(责任编辑:刘舒尹)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袁义生 朱章安 曾晓秋 谭才余 李爱成 欧阳石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