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大网>要闻>时政要闻>正文

一片赤诚献给党——全省自愿交纳大额党费的老党员剪影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孙敏坚 编辑:redcloud 2016-08-31 04:35:00
湖南人大微信
公众号二维码
—分享—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在湖南这块红色沃土上,有这样一群老党员,他们也许白发苍苍,也许步履颤颤,但他们赤心向党、真心为民,自愿多交党费、热心社会公益,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赤子情怀。

    据统计,2013年以来,全省自愿交纳千元以上大额党费的老党员共45名,总计金额14.06万元。

    党的儿女不能忘记党的恩情

    “七一”——党的生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总会让老党员情感奔流。他们用多交党费的形式向党组织的生日献礼,表达内心的朴素情感。

    6月30日,新化县原城关粮站的退休老党员邹锡珍又准时出现在县委组织部,缴纳本年度的1000元大额党费。

    1993年退休后第一年,邹锡珍将捡垃圾赚来的900余元作为党费上交组织,从此以后,每年“七一”,她都坚持缴纳1000元的党费,21年几乎从未间断。有人笑她傻,宁可自己捡垃圾也要交党费,她却说:“我自幼父母双亡,是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是党的女儿,女儿为母亲分点忧是千古的道理。我也知道,组织上并不靠这一点点钱,可这是我的一片心意。只要我还活着一天,这个党费就要交到底。 ”

    不仅如此,邹锡珍还坚持每月从千余元的退休金中挤出几百元帮助周边的五保老人,她先后资助了11位年老多病、生活难以自理的烈军属、五保户;每当发生灾害或是有人求助时,老人都会毫不犹豫地捐款:2008年汶川地震后,她和5名老党员共同捐出2000元;2010年玉树地震,她捐了1000元;2012年,新化县维山乡的一贫困孩子面临辍学,她送去了1500元……10余年来,老人累计捐款已经超过2万元。 

    一笔笔大额党费,都是一位位老党员从并不宽裕的退休金中省吃俭用“抠”出来的,都浸润着他们对党的深情厚谊。

    在会同县农业种子公司的家属院内,提起84岁的老党员项续光,没有人不知道他。大家都说项老很“抠门”,但“抠”得很可敬。就是这样一位恨不得把一个子儿掰成两半花的“抠门”老人,2013年“七一”前夕,他在女儿的陪同下,颤巍巍地走进会同县委组织部的办公室,交了2万元党费。

    有一分余光就要发一分余热

    “有一分余光就要发一分余热”,这是众多老党员向党组织的郑重承诺,承诺背后诠释的是老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和执着信仰。

    今年81岁的老党员余俊泽,曾先后担任过湘阴县委副书记、县政协主席。1994年离休后,他继续关心地方的文化和经济建设,牵头发起了湘阴县史志编撰工作,并担任县史志编撰顾问和县史志联络组组长,编撰县志100多万字,填补了湘阴地方史志空白。而累计攒下的2万元稿费收入,他作为党费一次性交给了党组织。

    老党员把党性融入血液,成为一种自觉坚持,他们成了群众身边最可亲可敬、最可爱的人,有人亲切地把他们比喻成是党在群众中的“代言人”。在蓝山县城,骑摩托车的司机都知道,车坏了可以送去“摩托车义务维修店”修理。在那儿修车不仅不花钱,还能免费学习修理技术。

    这家店的主人是蓝山县民政局75岁的老党员李岳军。1997年,退休后的李岳军寻思着怎样为党再做些工作。想着自己懂维修技术,他在县城开办了摩托车义务维修店。他在门口挂上“为人民服务”的牌子,不仅不收一分钱修理费,每月还要倒贴500多元税费钱。

    后来,李岳军看到不少青年没事做、在街头闲逛,他又办起了摩托车修理技术培训班,既传授维修技术,更讲为人处世的道理。2008年,蓝山县塔峰镇高阳村青年小钟带着借来的200元慕名前来“学艺”,李岳军了解到小钟是个孤儿,不但退还了学费,还资助他5000多元钱开店。如今,小钟已是当地有名的富裕户了。

    17年来,李岳军共为学员减免学费5万多元,让236名青年掌握了修理技术并找到致富门路。同时,哪里发生自然灾难,他总是慷慨解囊,先后4次缴纳共计5500元的大额党费,带动徒弟们捐款数十万元。

    “老牛自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一批又一批老党员在三湘大地用无私书写忠诚,他们生命不息、奉献不止。(责任编辑:刘舒尹)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孙敏坚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