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6月16日讯 今天上午11时,随着从中石化长沙油库输出的首批0号柴油通过管道流入郴州油库,标志着中石化湖南成品油管道二期工程竣工投运。
总投资逾17亿元的成品油管道二期工程,于2011年11月开工建设。包括长沙-郴州、湘潭-娄底两条管道,管道线路全长482千米,其中长沙-郴州线路长度366千米,湘潭-娄底线路长度116千米,沿线经过长沙、湘潭、衡阳、郴州、娄底共5市的13个县(市、区)。另改建或新建长沙、湘潭、大浦、耒阳、郴州、双涟6座配套油库及站场,改造罐容1.9万立方、新增罐容21.6万立方,管道年输送能力达520万吨。其中,湘潭-娄底支线于今年2月投运。(下转4版)
据介绍,从长沙至郴州的油品输送,与传统的铁路运输相比,管道运输成本每吨仅56元,与铁道运输比降低了64元;日输油量由原来的1000吨提高至现在的7000吨,损耗则由原来的千分之三降为零。
中石化分三期在我省建设成品油管道输送工程。第一期工程管道全长257千米,从岳阳长岭炼油厂出发,直达长沙、湘潭、株洲3市,于2008年8月投运。
中石化湖南分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潘桂妹介绍,二期工程竣工后,中石化还将继续启动第三期工程,最终使湖南成品油管道与周边省份管道互联互通,使湖南能源保障能力大幅提升。(责任编辑:刘舒尹)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伟锋 吴世胜 罗新苗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