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三农”问题一直牵动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的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农村公路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对农村公路助推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寄予了殷切期望。
习总书记的亲切关怀,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广袤的农村大地。各级党委、政府以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努力提供更好的交通运输保障,助推老乡们早日实现“小康梦”。
心系贫困地区: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
全面奔小康,关键在农村;农村奔小康,基础在交通。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出发,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强农惠农举措,为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发挥服务“三农”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路一桥总关情。习总书记尤为关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三农”的重要作用。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吉首市的矮寨特大悬索桥视察,了解到湘西州近年来交通条件变化很大,特别是乡村道路网已基本形成,习总书记很高兴。
2014年3月4日,习总书记在关于农村公路发展的报告上批示强调: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改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殷殷之情,溢于言表。
一段公路,连接起习总书记和少数民族同胞的心。
独龙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云南贡山县独龙江乡。这里深处峡谷,仅有一条独龙江公路通往外界,每年有半年大雪封山、与世隔离,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云南乃至全国最为贫穷落后的地区。
2014年元旦前夕,习总书记接到了当地群众的来信,得知独龙江公路隧道即将贯通的消息后,十分高兴,立即作出批示,向独龙族的乡亲们表示祝贺。他对独龙江公路隧道贯通后,帮助独龙族同胞“与全国其他兄弟民族一道过上小康生活”,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一条条溜索,也时刻牵动着总书记关注的目光。
根据《“溜索改桥”建设规划(2013-2015年)》,“十二五”后3年,四川、贵州、云南等7省(区)将约有290对溜索改造成桥梁,惠及904个行政村的95.8万群众,助力改善65.8万贫困人口的出行条件。
“绝不让任何一个地方因农村交通问题在小康路上掉队!”这既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奋斗目标,也是向广大人民群众作出的庄重承诺——贯彻落实好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让农民兄弟走进春天里,看到希望的花朵竞相绽放!
情寄康庄大道: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
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村的发展和农民致富奔小康有着更加深远的谋划。2013年7月22日下午,他赴湖北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的长港镇峒山村考察,在与部分村民亲切座谈时指出,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他还特别强调,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浙江嘉善在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做出了许多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这里曾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联系点。他十分关心嘉善的经济社会发展,多次作出批示指示,还特别强调交通要先行一步。浙江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批示精神,率先实施“乡村康庄工程”建设,努力打造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养护管理、运输服务“四张网”。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先导作用。各级党委政府对总书记的要求深刻领会,紧密结合实际,认真推动落实,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
乡镇和建制村通达、通畅工程,农村渡改桥工程,危桥改造工程,乡村客运站点建设工程……一系列专项工程有序实施,农村公路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筑就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金光大道。
目前,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377万公里,乡镇和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率分别达到了98%和89%,农村公路的通达深度、覆盖广度进一步提高,路网结构不断优化。全国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分别达到了99%和93%,开通农村客运线路9.6万条,农村客运线路和城市公交衔接更加顺畅,城乡客运公共服务均等化稳步推进。养护管理逐步加强,基本实现了“有路必养”,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状况明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和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
习总书记对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充分肯定,他指出,近十年来农村公路建设成绩斐然,为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作出了重要贡献。
“村村寨寨通公路,同心共筑小康路。修好公路人人夸,富了百姓千万家。”朴实的话语,表达了脱贫致富后的农民群众对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关爱农民群众、大力实施惠民工程的由衷感激。
着眼全面小康: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农村的小康也就没有全面的小康。为了广大农民的小康梦早日实现,新形势下,要进一步深化和加强农村公路发展:
农村公路建设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与优化村镇布局、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安全便捷出行相适应;
要通过创新体制、完善政策,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要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习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是各级党委政府继续深入推进农村公路发展的巨大动力。
为了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新要求,围绕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四好”新目标,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细化政策举措,加大对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公路建设的投入,着力提高农村公路的安全水平、畅达水平和服务水平,开创农村公路工作新局面,使人民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按照“扩大成果、完善设施、提升能力、突出重点、统筹城乡”的要求,助推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稳步推进农村公路提级改造,全面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坚决打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扶贫攻坚战,重点加大对西部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技术的投入。持续做好交通扶贫工作,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建制村通畅工程建设。
——持续提高农村公路的质量和安全,强化农村客运安全监管,保证安全运行。优化农村路网布局,推动农村公路与城镇化、村镇行政区调整、扶贫搬迁、土地开发和综合治理协调衔接,相互促进,发挥路网综合效益。
——深化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农村公路建设模式,抓好运行管护,构建责任明确、运转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农村公路绩效评估和成效考核体系,落实县级政府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中的主体责任。
——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完善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政策措施,推进城乡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农村客运公共财政保障措施,引导农村客运网络化运营,提高农村客运通达深度、广度和服务质量,努力实现村村通班车。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农村公路建设必将进一步加速发展,推动广大农民早日脱贫致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可靠的交通运输保障!(责任编辑:陈柳)
来源:新华社
作者:未知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