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月18日讯 今天上午,2014年全省精神卫生为民办实事项目责任状签订仪式暨精神卫生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重性精神疾病救治救助工程”项目已被列为全省2014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项目工作包括改扩建精神卫生服务机构20家,救治救助贫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5000人。各市州当场签订了责任状。
会议透露,从统计学上估计,我省约有重性精神病患者70到100万人。目前,我省已经登记管理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约为16.1万人。根据测算,重性精神病患者中,有肇事肇祸危险行为倾向的约占30%到40%,发生肇事肇祸行为的占10%。
面对数量庞大的精神疾病人群,救治救助工作依然存在很多困难。首先是医疗资源的紧缺。省精神卫生服务机构仅有85家,病床15000余张,专业医师仅1400余人。同时,在已登记的患者中,贫困家庭超6成,而且很多家庭因反复救治致贫致困,甚至连生活也难以为继。2011年,我省对重性精神病人新农合报销比例提高到70%,并将其纳入农村大病救治试点病种,实行医疗费用单病种包干。尽管如此,很多贫困家庭依然无力支付自费部分医疗费用。
会议要求,要切实确保“重性精神疾病救治救助工程”项目按时完成,要求各地做好目标人群的纳入及排查工作,不随意扩大或缩小救治救助范围,对患者规范诊疗,及时救助。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宣传教育,重点联合医保、农合、民政、残联等部门和机构落实好患者的救治救助政策。依托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及网络做好患者的治疗、康复及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和建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救治救助长效机制。(责任编辑:刘舒尹)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