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和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周振宇报告镇三届人大八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
在10月31日召开的桂阳县正和镇三届人大九次会议上,镇人民政府专项报告了镇三届人大八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落实情况。一件件民生关切的反馈、一项项落地见效的举措,不仅回应着代表们的履职初心,更映照着镇人大与镇政府协同发力,把代表建议转化为惠民实事的担当作为。
精耕“会前功”
“建议要说到群众心坎里、点到工作关键处,会前的调研就得‘沉下去’。”在镇人大会议筹备之初,镇人大主席团就向全体人大代表发出明确要求:告别“坐在家里想建议,坐在办公室写建议”的惯性,走进田间地头、村社院落、企业车间,把调研的“脚步”踩在民生一线。
根据民情收集情况,镇人大主席团牵头梳理出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养老服务提升、水利设施修缮等10类重点调研方向,组织代表以“联村包户”“片区座谈”的方式开展走访——在正和社区,代表们跟着农户查看灌溉水渠破损情况,记下“修复山塘水渠、保障春耕用水”的诉求;在官溪村,代表们和居民围坐聊天,将“官溪村三、四组建房审批”的建议记在本上;在西水村,代表们与村民在郴州大道实地勘察,收集到“完善交通设施、规范车辆通行、提升行人过街安全性”的期盼。同时,镇人大主席团特别邀请人大工作专家为代表授课,从“如何找准调研切入点”“怎样把民意转化为规范建议”等方面开展培训,让代表们既懂“听民意”的技巧,更会“提建议”的规范,确保提交的每一件意见建议都“言之有物、靶向精准”。

正和镇人大代表在郴州大道西水村黎家洞路段实地勘察。
细抓“会中集”
在4月25日召开的正和镇三届人大八次会议上,镇人大主席团安排专人对代表们现场提交、会后补充的意见建议进行即时登记、审查。会后,将收集到的15件建议整理汇总、梳理分类,涵盖民生保障、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多个领域。
4月27日,便立即召开建议交办会议,将梳理后的代表建议逐一分解交办。其中,“完善交通设施”“加装村级道路防护栏”等基础设施类建议由镇交管站承办;“安全饮水”“修复灌溉水渠”等农林水类建议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办理;“古村落保护”“规划建房审批”等建议由镇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负责。同时明确“党委领导牵头督办、镇长带头领办、相关站办村社具体承办”的责任机制,形成“一件建议、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办理台账,确保每一件建议都规定办理时限、明确责任人员、取得预期效果。
严督“会后效”
“建议交办不是‘一交了之’,只有落到实处,才对得起代表的履职和群众的期待。”正和镇人大主席团把“督办问效”作为建议办理的关键一环,成立由镇人大主席牵头的督办工作组,制定“周调度、月通报、季回头看”的督办机制。
工作组通过“上门查进度、现场看成效、座谈听反馈”的方式,对建议办理情况进行动态跟踪:针对“修复山塘水渠”的建议,督办组深入现场查看施工进度,督促施工方在春耕前完成3条水渠的修复;针对“完善交通设施、规范车辆通行、提升行人过街安全性”的建议,督办组会同代表依法约见县城管局,督促县城管局完善路口交通标识标牌补充设置及斑马线施划工作,提升行人过街安全性;对办理进度滞后的“芙蓉工业园污水管网修建”建议,督办组及时约谈承办的镇生态办负责人,提出以镇人民政府名义,分别向县政府提交污水治理专项报告,详细说明污染现状、群众诉求及初步治理建议。
截至镇三届人大九次会议召开前,镇三届人大八次会议交办的15件代表建议,已办结9件、正在解决6件,所有建议办理情况均向代表进行当面回复,办结的建议则通过村社公示栏、代表入户反馈等方式向群众同步结果。当清流潺潺,重新淌过正和社区的水渠;当郴州大道西水村黎家洞组的村民,安心穿过曾经忧虑的马路;当朝阳社区居民,终于在家门口拥有了一座功能齐全的篮球场——代表们的点赞,与群众脸上的笑容,共同见证了建议办理从“有回音”到“有佳音”的完美落地。
如今,“调研实、收集细、交办快、督办严”的建议办理机制,已成为正和镇人大主席团畅通民意渠道、赋能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接下来,正和镇人大主席团将继续推动代表建议办理从“事要解决”向“机制优化”深化,持续提高履职效能。
来源:人民之友
作者:谢钰
编辑:李娜
湖南人大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