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人大代表兰广湘、邓述东,湘潭市人大代表徐敢锋等人大代表齐聚湘潭市雨湖区姜畲镇,开展了一场以“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为主题的代表履职活动。
代表们深入现代农业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新马农机专业合作社及田间地头,通过“调研—指导—试验”的全流程参与,为当地农业绿色转型与农民增收探索新路径,生动诠释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联络站里听民声,产业前沿探新机。
代表们走进姜畲镇现代农业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详细听取了联络站负责人关于当地农业产业布局、技术创新及农民需求的介绍,重点关注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瓶颈与市场前景。兰广湘指出,联络站要成为政策落地的“中转站”、民意上传的“直通车”,让农业产业问题在基层就能找到解决方案。

合作社里看实招,秸秆“变废为宝”。
在新马农机专业合作社,代表们实地考察了秸秆综合利用情况。合作社负责人介绍,通过秸秆草帘编织、草垫压制、工艺品制作等5种创新利用模式,形成粉碎还田做肥料、加工成型做草垫、创意制作做工艺品的三级利用链条。邓述东现场讲解了稻菇轮作模式:稻谷收割后,在田埂上直接铺垫秸秆,利用秸秆作为基料培育蘑菇,蘑菇采收后的残渣还田肥土,形成“稻—菇—肥”的循环产业链。他提出的“两亩稻田一分菇,不烧草,家家户户吃蘑菇,身体好”口号,既通俗易懂又直击民生痛点,引发在场农民热烈响应。

田间地头传技术,试验田里育希望。
代表们随后深入田间地头,与种粮大户面对面交流。针对农民关心的“秸秆处理难、增收渠道窄”问题,邓述东详细讲解了稻菇轮作的技术要点和经济效益:“一亩田产值达 3万元至4万元,秸秆成了‘金秆秆’!”他现场测算,两亩田稻草可种植一分田蘑菇,种完蘑菇种水稻的轮作模式可实现“农业内循环,生产闭合圈”,既解决了秸秆焚烧污染问题,又拓展了农民增收空间。为此,邓述东就地指导新马农机专业合作社选取两亩试验田,开展稻菇轮作示范种植,以实际成果带动周边农户参与。
此次活动中,四级人大代表以“调研—指导—试验”的闭环模式,将履职足迹刻在田埂上,不仅推动了秸秆禁烧政策的落地,更通过技术指导、模式创新为农民开辟了致富新路。正如邓述东所言:“我们要让每一根秸秆都变成‘金秆’,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这场发生在秋收田埂上的履职实践,不仅展现了人大代表在推动农业产业绿色转型中的积极作用,更绘就了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来源:投稿
作者:赵莹
编辑:杨柳
本文为湖南人大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nrd.gov.cn/content/2025/11/12/15425294.html
湖南人大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