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汝城县集益乡益将片区桐子偏桥旁新建的候车亭正式投用,瓦片顶棚下座椅排列整齐,村民们候车时再也不用日晒雨淋;集龙片区蜿蜒的乡村道路完成全面修缮,平坦的路面让农产品运输车辆往来顺畅。这两项民生工程的落地,凝结着集益乡人大代表们的拳拳之心,也是集益乡人大主席团践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为民”工作理念的生动写照。

桐子偏桥候车亭。
“以前在桐子偏桥等车,夏天晒得慌,雨天一身泥,老人小孩尤其不方便。”集益乡桥头村村民李大爷的话道出了曾经的困扰。在去年的集益乡人大会议上,乡人大代表何大献结合选民走访情况,提出《关于在桐子偏桥处建设一座候车亭的建议》,详细阐述了站点周边2个村群众的出行难题。乡人大主席团收到建议后,迅速纳入民生实事督办清单,由主席团成员牵头对接乡交管站、财政所等部门,迅速完成项目立项、资金落实和选址规划。施工期间,益将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代表全程跟进监督,从顶棚材质到座椅高度都充分征求群众意见,最终建成的候车亭不仅实用美观,还增设了宣传栏,成为名副其实的“民心亭”。
集益乡集龙片区的道路修缮则始于代表们的呼吁。该片区原有道路因年久失修,多处出现坑洼断裂,雨天泥泞难行,严重影响村民出行和农产品外运。在集益乡人大会议上,由胡龙发代表领衔提交《关于督促联民心村堪头段新老路接口工程的建议》,引起乡人大主席团高度重视。乡人大主席团立即启动“提、办、督”闭环机制,组织代表与乡交管站开展现场勘察,与县交通局沟通,反馈百姓意见,明确修复方案。为迅速推动项目完工,施工阶段,代表们化身质量监督员,每日巡查施工进度,对路基压实、路面浇筑等环节全程把关,确保工程质量过硬。

修缮后的联民心村道路。
“道路修通后,我家运输成本都下降了!”“这条路真是修到我心坎上了。”如今,修缮后的道路串联起集龙村、联民心村等5个行政村,惠及群众2100余人,不仅解决了出行难题,更打通了农产品外销的“最后一公里”。
这两项民生实事的落地,是集益乡人大主席团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缩影。近年来,集益乡人大主席团完善2个村级代表联络站建设,推行“会前调研听民意、会中提议聚民智、会后督办解民忧”机制,确保“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正如集益乡人大主席所言:“乡人大离群众最近,更要把民生小事当成头等大事,既要当好群众的‘传声筒’,更要做好民生实事的‘施工员’,用一件件实事让群众感受到民主的温度。”
如今,从欢声笑语的候车亭到车来车往的通村路,集益乡人大代表的履职足迹遍布民生一线,乡级人大正用实干执笔,书写“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履职答卷。
来源:人民之友
作者:王筱芸
编辑:李娜
湖南人大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