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汝城经济开发区,总有一个忙碌的身影穿梭于企业之间。她耐心倾听诉求,精准解决问题,是企业家口中“一遇难题就找她”的何鹏慧。作为一名郴州市人大代表和开发区工作人员,她将代表职责根植园区服务的沃土,与本职工作深度融合,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诠释担当,成为企业发展路上的“贴心人”和“护航员”。
在何鹏慧看来,无论是履行代表履职,还是做好企业服务,核心都是“服务”二字,而服务的要义在于“雪中送炭”。此前,鑫兴化工的危化品运输车辆因管控无法进入园区,直接影响生产。原材料就是企业的“生命线”。获悉情况后,何鹏慧凌晨三点驱车前往高速出口,为企业办理备案放行手续。那段时间,她经常忙碌到深夜两三点,守护的不仅是企业的原材料,更是企业运行的信心与希望。何鹏慧用“随时在线”的付出,诠释了“人民代表为人民”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

何鹏慧(中)帮助企业解决废弃物回收难题。
如何突破地域限制,创新招商模式,一直是何鹏慧思考的课题。她与营商环境局的小伙伴们积极探索,全力打造“汝城园企通”小程序,借助全景VR技术,将园区的闲置厂房、土地资源“搬”上网,让远在千里的客商也能“身临其境”考察选地,实现“云上选房、线上招商”。不仅如此,“汝城园企通”还融入了园区宣传、企业物流、采购需求、企业招工、信息发布等功能,通过汇聚需求、集中采购,切实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这也是园区利用数字化手段优化服务、赋能发展的创新实践。
面对园区因市场、资金等原因产生的闲置厂房,何鹏慧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主动当好“红娘”,多方牵线搭桥,目的只有一个——让“沉睡”的资产焕发新生。她帮助汝城翔晟厂房成功对接东莞茗涵服饰,不仅减轻了原企业的负担,也让新企业以更低成本快速落地投产,享受到了原有的优惠政策,实现了双赢。针对汝城辉腾电子闲置的7000平方米厂房,她持续跟踪、多方推荐,历时一年多,终于引进广州思瑞克斯租赁入驻,为企业带来了宝贵的租金收益。2023年以来,她成功帮助多家企业盘活闲置厂房约15万平方米,有效提升了园区的资源利用效率和产业承载能力。
招商固然重要,但“选商”“育商”更重要。何鹏慧深知,健康的产业生态比单个企业更重要。她特别鼓励园区企业将下游客户定位为国企、上市公司等优质企业,认为“这能倒逼企业规范管理、提质升级”。她瞄准有潜力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利用碳纤维从事医疗器械产品生产的科迪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就是一个范例。2022年该家企业落户园区时,本是小打小闹的心态,但何鹏慧敏锐察觉到该行业正处于上升期,于是多次上门走访,为企业排忧解惑、宣传政策、争取项目。在她的精准服务和大力支持下,企业发展迅猛,2024年成功“入规”,两年累计纳税超400万元。更可喜的是,企业负责人特别给力,通过以商招商,吸引了众多产业链配套企业集聚。目前园区内从事碳纤维相关的企业已达10家,一个新兴的产业集群正在汝城加速成型,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新动能。

何鹏慧(左一)大力推广园区企业产品。
作为园区的人大代表,何鹏慧既根植人民,也放眼发展。她积极为企业成长发声,为园区发展献策。面对投资者,她能精准匹配厂房土地,帮助分析风险、降低成本,让初来投资者感受到“家的温暖”;面对企业家,她能躬身调研,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面对园区的工人和群众,她积极听取意见,做好各方协调,保障人民利益。对于园区事,她能谋实绩助发展,助力汝城经开区成功创建省级绿色园区,政务服务窗口成功争创“湖南省青年文明号”,前前后后为企业争取各类专项资金超5000万元,培育规上工业企业2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10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引进60多个企业落地,助力园区排名大幅提升、税收持续增长。
从凌晨高速的星光,到“汝城园企通”屏幕的微光,从为一方厂房奔走,到为一个产业谋篇布局,何鹏慧用真情服务温暖企业,用创新思维破解难题,用战略眼光培育未来,生动展现了新时代人大代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为民的绚丽风采,也写下了属于一名基层代表最质朴的担当与最深情的奉献。
来源:人民之友
作者:邱从仁 朱征
编辑:李娜
湖南人大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