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近年来,溆浦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把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探索建立从项目征集、筛选、票决、实施到评价的群众全过程参与模式。2024年至2025年,全县共实施县乡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69个,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代表票决民生实事的“真票决”换取了广大群众的“真满意”。
财政真金白银。要始终把资金保障作为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的关键支撑。一是做到高位推动。溆浦县委将票决民生实事工作作为支持人大依法行使决定权、推进民生改善的重要举措。县委常委会专题听取人大票决民生实事工作情况汇报,指导县人大常委会完善《全县重大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实施办法》,健全“项目初选、审议票决、跟踪督办、效果评价”全流程,建立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办单”、人大“验单”的“四单机制”。2025年,县委主要领导带领县“四大家”领导和县直有关部门现场调度县城三角坪道路改造工程,敲定项目资金983万元。二是强化刚性保障。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除有明确政策性保障的重大民生实事项目外,县财政单独设立科目,足额保障民生实事票决项目所需经费。两年来,县财政安排3025万元纳入预算,其中县城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2000万元,乡镇民生实事项目1025万元。三是细化资金配套。对乡镇票决项目,县财政牵头统筹,结合项目特点及行业部门资金政策,将资金配套细分为一般债券资金、一事一议奖补资金等11个科目。2024年落实资金510万元,2025年落实资金515万元,确保项目资金有来源、落实有保障。

溆浦县委书记郑湘带领县“四大家”领导和县直有关部门现场调度溆浦县城三角坪道路改造工程。
代表真情实感。人大代表是票决制工作的主体力量,要注重发挥代表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桥梁纽带作用。一是联系群众“征”。在征集项目时,推行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坐班接待、走进网格、倾听呼声、化解民忧“四步工作法”,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建议,确保民生实事项目建议体现民意、反映民情、切合民需。二是集体进站“议”。县乡人大组织代表集中进站对县乡两级征集到的民生实事票决项目进行充分讨论酝酿,广泛听取代表意见建议,形成候选项目建议方案,并组织代表进行审议。经代表团审议、主席团研究,确保议深议透。三是会上真正“决”。在县乡人大会议票决时,不打招呼、不预设前提、不作意向引导,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2025年,县人大会议共票决县政府重大民生实事项目3个,“三最”民生实事“1+N”项目7个,乡镇人大会议投票表决民生实事项目25个。为防止“被票决”,明确上级有政策性专项资金的项目不列入票决范畴,确保票决严肃、真实、有效。
政府真抓实干。县政府将票决制视为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途径,切实抓好项目实施。一是广泛征求意见。每年县人大会议前一个月,县政府通过门户网站、溆浦红网等渠道发布县级民生实事建议项目征集公告,并采取座谈会、现场调研等形式广泛听取民意。仅2025年,就征集到建议560余条,形成候选民生实事项目37个、重大民生实事12项。二是认真研究项目。对征集到的项目,县政府组织力量进行初步筛选,并安排职能部门审核把关。同时,对初步筛选项目开展实地调研,召开人大代表、群众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形成初步建议方案。最终,经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后提交县人大会议票决,确保经得起检验。三是扎实推进建设。县政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对项目推进中的难点问题一事一议,协调推进,实行一个项目一套专班、一个季度一次调度、一个年度一次办结的工作机制。涉及民生实事票决项目的财政、农业、水利、教育、交通运输等部门,加强协调联动,共同完成答卷。2025年,全县35个票决项目首轮开工29个,开工率82.86%。

县人大财经委负责人现场督导县城雅塘芙蓉学校人行道铺设工程。
人大真督实导。溆浦县人大常委会将监督贯穿票决制全过程,确保民生实事办实办好。一是认真搞好“征”和“提”。县人大常委会将每年10月15日定为“代表集中进站征求民生实事项目意见主题日”,组织代表集中进站征集项目。2025年,全县68个代表联络站共征集候选项目200余个。二是扎实搞好“议”和“决”。首先,对于县乡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征集的民生实事票决候选项目,及时组织代表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然后,反复提交代表进行讨论、酝酿和审议,确保代表有充足时间深入讨论。最终形成包含项目概算、资金来源、完成时限、绩效目标等要素的翔实清单,提交人民代表大会,由代表逐项听取汇报、逐项酝酿研究、逐项讨论审议,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确保项目真正符合群众利益。三是严格进行“交”和“办”。坚持系统思维、统筹谋划,一体做好交付工作,将票决通过的项目在县人大会议上集中交县政府,再由县政府组织实施。县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对项目交付情况进行及时跟进,对政府部门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专业指导,确保代表票决的民生实事项目“交付顺利、承接顺畅、办理落实”。四是全程进行“督”和“评”。项目交付后,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围绕项目实施开展全程监督。一方面,通过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研,听取政府办理民生实事票决项目建设情况的汇报并进行点评,督促项目加快进度。另一方面,创新常委会领导分工负责、各专门委员会共同参与的监督机制,对2025年“3+1+N+25”个民生实事代表票决项目开展监督,实现一周一调度、一月一讲评、半年一汇报、全年一总结。
群众真正受益。票决制的最终目的是让群众受益。一是群众自主“提”。每年10月启动下年度项目调研论证,组织多个工作组深入村组、社区,通过问卷调查、实地察看、分片座谈等方式广泛听取意见,并对征集到的项目分类、整理、筛选和论证,形成初步候选项目。二是群众参与“管”。引入群众参与监督,围绕“前期查开工、中期看进度、后期问结果”三个环节,确保每个环节高质量实施。2025年,在群众积极参与下,县交管中心负责的学校区域交通安全设施项目及时完工投用,水东镇、龙庄湾等乡镇项目提前完工,群众提前受益。三是项目大家“评”。项目办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在县人大会议前,组织代表进站听取群众评价,进行综合评价。人大会议上专题听取县政府报告,进行满意度测评并公开结果。两年来,全县69个票决项目代表满意率均达100%,真正将“惠民小事”办成了“民生大事”。
(作者系溆浦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来源:人民之友
作者:舒林子
编辑:李娜
湖南人大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