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霞,汨罗市人大代表、汨罗市职业中专办公室主任,连任两届汨罗市人大常委会委员。9年的履职路上,她从校园门口的交通拥堵中察民情,在城市“蜘蛛网”中找隐患,于古树虬枝间护乡愁,用130多条带着民生温度的建议,将“人民选我当代表”的承诺,写进每条被优化的道路标线里,刻在每棵重焕生机的古树年轮中。那些看似琐碎的“小事”,正是她践行初心的注脚——于细微处见真章,在枝叶间系民心。

汨罗市人大代表周霞调研中查看名木古树保护情况。
在民生痛点中找准履职方向
2017年,是周霞当选汨罗市人大代表的第一年。在平时的工作和走访中,她频繁听到家长抱怨:“城区学校上下学时校门口交通十分拥堵,车子堵成一锅粥,小摊小贩还占着路,孩子的安全让人揪心。”这句朴素的诉求,成为她履职的第一个“考题”。
为了把问题摸透,周霞带着自制的调查问卷,用一周时间跑了10所学校,和校长、家长们一聊就是几个小时。“有的家长说下雨天在校门口堵半个钟头,有的担心流动摊贩卖三无食品。”这些鲜活的反馈让她意识到,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不是小事,而是牵系万千家庭的民生工程。当年的汨罗市人大会议期间,周霞提交了关于在城区学校上下学时段设置“护学岗”的建议,字里行间都是调研数据:“10所学校周边日均人流量超5000人次,违规停车现象日均发生200余起……”
这份带着烟火气的建议很快落地——2018年5月,交警的“荧光黄”、城管的“天空蓝”准时出现在各校门口,护学范围后来还延伸到乡镇。家长们发现,校门口的流动摊贩少了,车辆礼让行人多了,连雨天堵车时间都缩短了。“第一次感受到代表建议能实实在在改变生活,这让我更有履职的动力了。”周霞说。
为了提升履职能力,周霞开启“随时学习”模式。她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工整记录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点、宪法法律条文,以及向老代表徐鹏飞、彪雪辉请教的履职心得。9年时间,周霞的28个笔记本写满了学习笔记和调研记录。
“建议优化这两处双黄线,可增设虚线调头口,同时排查其他主干道类似问题。”2023年9月的一个夜晚,汨罗市文明监督员联络群里弹出一条特殊留言,发送者正是周霞。此前一周,她连续多日在下班高峰时段观察城区主干道,发现屈原大道双黄线设置过密,车辆无法就近调头,不仅造成早晚高峰拥堵,还让居民回家要绕路。经过现场拍照、记录车流数据后,她在群里发声了。第二天,市城管局和交警大队组成的工作专班就出现在现场,不仅整改了群众反映的点位,还举一反三排查了12条主干道,优化32处标线。“一条微信引发的部门联动,让我真切体会到代表力量。”周霞说。
在深耕细节中守护民生温度
如果说校园周边的整治是周霞履职的起点,那么对城市建设的关注则体现了她对细节的持续深耕。
2019年,调任市应急管理局的周霞在巡查中发现,屈原桥周边缆线密布如“蜘蛛网”,桥下商铺不仅堵塞消防通道,桥体也因超负荷运行出现裂缝。“老百姓从桥下经过都提心吊胆,这哪是城市风景,分明是安全隐患。”她带着相机连续3天蹲点,拍下 200多张照片,在代表座谈会上向市长直言:“屈原桥是老地标,不能让安全隐患毁了城市记忆。”
建议提出后,周霞每周都去现场查看进度,看着桥下20多家商铺顺利搬迁,缆线入地、桥面加固、便民停车场建成,老桥终于恢复了往日的热闹。附近的居民李大爷说:“以前从不敢带孙子在桥下玩,现在每晚都来跳广场舞。”
解决“三线共杆”难题,更展现了周霞的执着。面对电力、通信等多部门协调的复杂局面,周霞没有止步于本地调研,而是跑遍周边湘阴县、岳阳县、平江县和屈原管理区,收集了三大本对比资料。“我发现这是区域性的共性问题,必须向上级呼吁。”她联合30余名代表提交建议,通过汨罗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联系对接岳阳市人大代表,将该建议联名带到了岳阳市人大会议上,最终推动岳阳市将其纳入专项整治。
2020年5月,岳阳市通信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来汨罗市回复代表建议,拿出了相关单位在全市整治“三线共杆”安全隐患的前后对比数据图、里程表和安排部署任务计划。议案中点名提到的几处地方,线缆都已入地,隐患彻底消除,群众无不交口称赞。
工作中的周霞,永远带着一份执着与担当。作为市职业中专办公室主任,她既要处理繁重的行政工作,又要参加市人大常委会的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有同事调侃:“人大又不发工资,你这么拼命图啥?”她总是笑着回答:“67万汨罗人民选出290位代表,这是信任,更是责任。”
这份对群众的责任,在周霞的生活中同样分量不轻。2017年,高龄怀孕的她在孕期坚持参加安全生产法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哪怕在省妇幼保健院待产时,仍通过电话与微信参与地方立法讨论,提出了关于山体水体保护和固体废物防治的建议。
在守护乡愁中践行责任担当
2022年春,周霞在神鼎山镇走访时,目睹已被白蚁蛀空树干的有着300年树龄的古银杏树。“古树是活着的历史,是凝固的乡愁,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里消失。”带着这样的信念,她奔波于各个乡镇调查,提交了关于对《湖南省古树名木保护办法》实施加强监督的建议。
该建议被汨罗市人大常委会列为重点处理建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敏求先后多次带队到市林业局、市人民检察院督办,推动市人民检察院启动“保护古树名木,守护自然瑰宝”专项监督。周霞作为人大代表也参与了现场取证,发现了树种及株数漏登、部分未挂牌保护或遭受损害缺乏科学养护等问题。检察机关随即向相关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推动建立“一树一策”管护档案,为一级古树安装避雷装置、给倾斜古樟搭建支撑钢架、对土壤板结的银杏实施透气改良……半年后,当周霞再次来到神鼎山镇,那棵曾奄奄一息的古银杏已抽出新枝。
这场持续多个月的“古树保卫战”,是人大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转化的典范。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此案例高度认可,省人大常委会将此案例列为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典型案例。
周霞常说:“守护古树名木,就是守护我们与历史对话的密码。”这种对文化根脉的守护,同样体现在教育领域。她推动的“非遗进课堂,楚辞进校园”项目,让全市的孩子们从小就能吟诵《离骚》、制作龙舟模型。“有次去城北中学听课,看到孩子们用楚辞句式写作文,突然觉得我们守护的不仅是文字,更是文化的传承。”
在山塘路改造现场,周霞连续4年跟进监督,看着曾经的 “肠梗阻”变成双向4车道。在博物馆建设工地,她的建议推动项目启动,填补了汨罗综合性博物馆的空白。从参与省市立法调研到法律监督,从应急管理到教育发展,从城市更新到文化保护,周霞的建议始终贴近群众:“当代表就是要眼里有细节、心里有情怀,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变成履职的‘必答题’。”
合上周霞的履职笔记,最后一页定格在2025年10月的座谈记录:“《岳阳市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条例(草案)》立法建议修改内容如下:第四条【政府职责】第一句建议表述为……”从初任代表时的忐忑到如今的从容,变的是履职的深度和广度,不变的是扎根基层的初心。
周霞,这位带着卷尺跑现场、揣着笔记本听民声的人大代表,用行动证明,真正的为民情怀,从来都在细节中彰显。人大代表的初心,永远在解决“小事”中闪光。正如汨罗江畔的千年古樟,年轮里记录的不只是时光,更是一位代表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守望。
来源:人民之友
作者:杨莎莎
编辑:李娜
湖南人大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