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清澈的溪水,一年前还是污泥堆积、杂草丛生的‘堵心河’呢!”10月16日,在邵阳市大祥区蔡锷乡高枧溪畔,乡人大主席肖银河指着潺潺溪流介绍。去年,乡人大经过票决将高枧溪清淤纳入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如今,昔日的臭水沟已重现水清岸绿,沿岸农田灌溉效率提升了30%,滋润了更多老百姓的心田。

高枧溪清淤项目。
近年来,蔡锷乡人大主席团充分发挥代表联络站的桥梁作用,通过线上线下双平台、闭环式办实事、网格化解难题,让代表履职更接地气、群众诉求更快落实,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面对面听诉求 实打实解难题
蔡锷乡人大主席团严格落实逢“6”进站制度,每月6日、16日、26日,代表准时驻站接待群众。
山东村长期受干旱困扰,饮水成为村民的“心头患”。“我们什么时候能像别的村一样,实现用水自由?”在一次接待群众时,大祥区人大代表徐向东听到了这句话,便一直记在了心里。他召集其他代表开展走访调研,形成关于解决山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建议。

山东村村民告别用水难题。
乡人大主席团及时向区人大常委会汇报,以代表团建议形式提交区人大会议,推动专题研究解决。最终,山东村新增2口深水井、2个300立方米蓄水池,实现户户通自来水,老百姓告别用水难。
截至目前,代表联络站通过逢“6”进站机制,累计接待群众104人次,推动解决道路维护、医保社保、农田灌溉等诉求38件,调解纠纷8起。
指尖上提诉求 云端里解民忧
蔡锷乡人大主席团推广网上代表联络站,实现“一码互联”。村民扫码即可查看代表信息,通过“码上找代表”留言,运用“代表随手拍”上传问题,参与“云接待”进行在线交流。
新鸿鑫蛋鸡养殖场在建设中破坏环境,影响周边群众。有村民扫码上传现场受损照片并留言:“养殖场开发涉嫌非法采矿,严重影响生产生活,请代表帮忙解决。”
接到诉求后,乡人大主席团3次组织代表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现场查看。整改期间,区领导现场督导,公安介入,各部门协同,代表全程监督,迅速恢复土地原貌。目前植树复绿完成92%,专人管护巩固成效。
村民看到整改反馈后纷纷点赞:“线上反映,线下快解,代表真是‘贴心人’。”今年以来,网上联络站收集意见建议26条,办结率与满意率持续提升。
沉下去察民情 送上门办实事
新林村草砂路是22个组3200余名村民出行的要道。但因年久失修,坑洼不平,村民修路愿望十分迫切。
这一情况被网格代表在日常走访中发现。代表们实地调研收集意见,邀请专业人员测算工程量与资金需求。乡人大主席团将其列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发动代表联络新乡贤捐资,最终推动道路维修项目全线拉通。
施工期间,代表每周查看进度、监督质量,协调解决问题。如今6公里草砂路焕然一新,既便利出行,又为农产品运输打通“绿色通道”。
蔡锷乡还将74名区、乡人大代表全部编入9个村的治理网格,构建起代表融入网格的工作体系,让每个网格都有专属人大代表,每个代表都有固定履职区域。代表们每月定期走访网格内村民,既能及时收集诉求,又能主动提供服务:蒋河村网格代表发现福星路沿线夜间出行不便,便推动实施路灯亮化工程,在5公里沿线安装节能LED路灯百余盏,让村民夜间出行更安全;黄草坪村网格代表了解到村里闲置土地多、村民就业难,便牵头发展瓜蒌种植项目,解决30余人就业,为村集体经济增收8万元。

人大代表在蔡锷乡代表联络站接待群众。
蔡锷乡人大代表联络站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让群众感受到代表就在身边、民主就在眼前。
来源:人民之友
作者:刘小幸福
编辑:李娜
湖南人大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