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大网>市县人大>怀化>工作动态>正文

泸溪县:“四个一”工作法 擦亮基层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底色

来源:人民之友 作者:田明 编辑:李娜 2025-11-17 17:32:08
湖南人大微信
公众号二维码
—分享—

基层人大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基石,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沿阵地。今年以来,泸溪县人大常委会立足实际,探索形成发好文、编好书、开好会、用好站“四个一”工作法,推动基层人大工作从“虚”到“实”、从“被动”到“主动”的深刻转变,擦亮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最亮底色。

发好一份“文” 把稳工作“航向标”

泸溪县委印发的《关于推动县乡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人大工作把稳航向提供了根本保证、注入了强大动力,将原则要求具体为责任清单,系统性解决长期制约人大工作的瓶颈问题。

制度设计实现系统性革新。首次以县委文件形式明确县人大常委会领导编制单列管理,规定乡镇人大负责人专职专责,从源头上破解“专职不专责”和“种了别人田、荒了自家地”的困境。

保障机制实现历史性突破。乡镇人大工作专项经费按照县人大代表1500元/人、乡镇人大代表1000元/人标准足额列入财政预算,并建立稳定增长机制,切实解决“无钱办事”难题。

工作机制实现整体性重塑。人大工作纳入县委工作总体布局,定期听取人大工作汇报,研究解决人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推动人大工作更好融入到全县改革发展大局中去,形成“党委定方向、人大抓落实”的工作新格局,让人大干部有为有位。

编好一本书 立起履职“标尺杆”

泸溪县人大常委会针对乡镇人大工作程序不清、标准不一、抓手不多等问题,精心编制泸溪县乡镇人大工作指南,为乡镇人大工作提供“教科书”式的操作规范。

推动实现从“无章可循”到“有据可依”的转变。系统梳理六个维度、92项具体规范,覆盖责任清单、会议组织、工作标准和公文样式等全流程,让基层人大工作者“一册在手、工作不愁”。白羊溪乡人大主席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有了指南,我们干事更有底气、履职更有方向。”

推动实现从“自由散打”到“系统规范”的提升。对乡镇人大会议怎么开、主席团会议怎么开、代表小组活动怎么组织、监督工作怎么开展等工作,通过统一标准、文书格式和操作流程,解决乡镇“各唱各调”的问题,使工作更加系统规范和高效集成。

推动实现从“被动应付”到“主动谋划”的突破。工作指南结合泸溪实际,指导乡镇人大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引导创新“自选动作”,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特色化。达岚镇人大主席说:“今年我们创新建立建议‘预审协商’机制,将46件代表建议优化整合为23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到100%。”洗溪镇人大主席也分享了他的体会:“工作指南不仅教会‘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启发了‘怎么做更好’,我们创新开展‘三进三促’活动,组织代表参与矛盾纠纷调解146起,化解率达到97%,真正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开好一场“会” 拧紧责任“压力阀”

泸溪县人大常委会在全州首推乡镇人大工作“月例会”制度,打造常态化履职新机制。

图片

5月27日,泸溪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乡镇人大主要负责人在武溪镇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召开“月例会”前参观“三站合一”现场。

构建闭环管理新体系。通过“月度计划、过程跟踪、结果反馈”的完整链条,形成“年初有计划、月度有安排、落实有回音”的闭环管理,实现工作部署、落实、问效一体化推进。

打造上下联动新平台。固化常委会领导联系指导、代表工委组织落实机制,通过学习交流、工作部署、情况通报、经验分享、难题会诊于一体的“月例会”,形成各乡镇比学赶超、互学互鉴的生动局面。

开辟人大工作新路径。每月相对固定时间召开工作例会,由常委会联系代表工作的领导牵头,代表工委召集,乡镇人大主席、专职副主席、人大专干参加,必要时邀请代表列席,使工作在规范中创特色、基础中呈亮点。武溪镇人大主席介绍:“我们在月例会基础上创新‘三站合一’模式,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站,这一做法在新湖南客户端阅读量突破10万+。5月27日在武溪镇召开‘月例会’现场会,推广‘三站合一’功能融合和‘三官一员’进站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新模式,成为全县学习的样板。”

用好一个“站” 打造创新“示范窗”

泸溪县人大常委会以武溪镇为试点,创新打造“三站合一”代表联络站,探索“三官一员”进站工作机制,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图片

7月10日,泸溪县人大常委会部分领导深入武溪镇狮子山葡萄产业园调研葡萄产业链情况。

实现功能聚合新突破。将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预算联网监督监测点三大功能有机融合,实现代表联系群众、参与立法意见征询、预算执行监督等功能聚合,使联络站成为多功能、集约化的履职阵地。

开创专业赋能新模式。“三官一员”(法官、检察官、警官、司法助理员)定期进站开展工作,参与矛盾纠纷调解、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将专业力量下沉到基层一线,有效化解宅基地纠纷、家庭矛盾、社区治理等难题多起,使联络站成为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的“前沿哨所”和法治建设的“宣传站”。“今年我们将联络站‘搬到’‘村舟’赛场,现场解答法律问题11起,收集立法建议10余条,立法机关采纳2条。”武溪镇人大主席总结说。

拓展代表履职新平台。运用代表“云进站”、群众“码上找代表”和政务12345平台等,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及时解决水管破裂、井盖隐患等民生“微小事”,获群众点赞。探索代表联络站进高新区、进景区、进特色产业链,使代表履职更加贴近经济发展主战场、文化旅游第一线和乡村振兴最前沿。浦市镇人大主席表示:“我们推动联络站进景区,收集社情民意,助推州域四大古镇保护管理条例修订,让代表履职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这种‘站’在身边、‘联’在心里的工作模式,真正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

(作者系泸溪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来源:人民之友

作者:田明

编辑: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