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大网>监督工作>监督动态>正文

监督工作传真 | 郴州人大:数字赋能 助力人大“智审精督”

来源:郴州人大 作者:制图:楚峥 席筱梅 编辑:管理员 2025-04-27 16:40:46
湖南人大微信
公众号二维码
—分享—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发挥人大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省委关于推动新时代全省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贯彻实施修改后的监督法,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全省人大系统围绕中心大局,依法履行职权,在监督工作方面涌现出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为总结成绩、推广经验,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在湖南人大网、微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在郴州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邓建军代表的发言引起广泛关注:“‘人大代表履职通’手机APP大变样,‘预算联网监督’升级成‘财经监督’,不仅内容扩充,理念也更新,而且功能更强大,图表丰富,计划、预算相关信息和数据查阅便捷,过去‘看不懂、审不清、督不实’的难题迎刃而解。”

这短短数语,正是郴州市人大常委会在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上不懈耕耘的生动写照。近几年来,该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持续增强、多维度分析持续深入、多场景应用持续探索,郴州人大财经监督品牌愈发亮眼。

多维升级 监督深度再突破

2024年5月8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乌兰观摩指导郴州市人大常委会预算联网审查监督平台“建管用”情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018年,郴州在全省率先建成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一期并上线运行,开启联网监督征程。2022年,紧跟全省“一张网”的布局要求,第一时间完成系统迭代升级。2023年,建设开发手机APP大会审查版,并首次向市人大代表开放使用。2024年,系统的PC端和手机端实现模块设置、功能设计、数据传输、应用范围等全方位跃升。

如今,郴州已构建起纵横交错的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网络,横向联通市直财政、发改、审计、税务、国资等8个部门,纵向贯通省、市、县三级人大平台,实现了预算与决算、资金与资产、当年与历年等数据的多维度、全景式展示。

不仅如此,郴州市在平台标准版的基础上,创新设立政府重大投资项目“五算四评”监督模块,围绕项目管理的估算、概算、预算、结算、决算五个环节开展全过程监督,围绕项目绩效的部门评价、财政评价、审计评审、人大评议四个流程构建联动监督体系,监督链条更完整。在国资管理监督上,创新设置了债务风险、现金流风险、经营风险三大预警指标,让人大监督更有的放矢。

精细管理 监督机制更稳固

安全可控、规范运转的管理机制,是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稳健运行的“压舱石”。

数据采集报送机制日益健全。平台在运行初期,虽实现了横向联通,但数据更新不够及时、采集不够全面,直接影响了联网监督的实效性和准确性。为此,郴州市根据工作实际,构建了一套数据采集报送机制,明确细化预算、债务、国资、审计整改等多领域数据要求,规范数据报送的主体、范围、格式、频次等,特别是针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涉及面广、数据繁多分散的情况,依托财政专网首创开发了信息线上传输功能,有效破解了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烟囱”。

2024年8月,郴州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邀请部分市人大代表对2023年市级决算草案开展“人工+智能”预先审查。

代表常态化参与机制日益完善。在对2023年市级决算草案开展预先审查时,参与审查的联系代表对平台赞不绝口:“我们运用预算联网审查监督平台进行智能审查,共发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数与预算数的衔接、预算绩效管理等四个方面26个具体问题,大大提高了审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自2023年起,郴州市依托平台拓展人大代表常态化参与机制,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定期邀请市人大常委会计划和预算审查监督联系代表参与计划审查、预决算审查和专项资金绩效监督等,帮助代表便捷实现线上履职。

“1+4”制度体系日益规范。2019年,在全省率先出台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管理办法及用户管理、代表访问、问题反馈处理、信息安全与保密管理等4项具体制度,对系统怎么管、怎么用、发现问题怎么办作出明确规定。2024年,结合实际对相关制度进行修订完善,确保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深度应用 监督成果有真章

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作为人大监督的智能化工具,其价值最终体现于实践应用。郴州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坚持与中心工作“同频”、与人民群众“共振”,依托平台抓住小切口“解剖麻雀”,精准把脉,为人大各类会议及代表履职,提供了有力有效的信息支持和技术支撑。

动态实时监控提升监督及时性。郴州市预算联网审查监督平台目前涵盖了静态报表2187个、动态数据2083243条,平台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动态实时监控,第一时间提示预算执行、转移支付资金下达、政府债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效弥补了人工审查的短板,提高了工作效率。

专题深度分析提升监督针对性。通过对2018-2022年城区税收数据分产业、分行业、分企业进行多维分析,聚焦市委强中心城区战略,从做大产业、做强企业、做好园区、做实环境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实施路径建议,推动形成厚植税源、夯实经济发展根基的合力。通过对2019-2023年市本级政府债务管理情况进行深度分析,针对项目立项、专项债券管理、化债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推动政府建立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制定24项化债硬措施,缓释到期债务448.44亿元,相关专报获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的高度肯定。

线上线下联动提升监督实效性。“市人大预算联网审查监督平台对市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接收到的转移支付资金,下达到市本级有关部门单位或下级财政的情况进行了实时监控。截至11月20日未下达转移支付资金15.90亿元……请各相关部门认真核实处理,市财政局汇总反馈处理情况。”类似这种情况,由平台发现并提示问题,经过人工核实后,通过“线上预警+线下跟进”,《预算联网监督专报》成为“发现问题、交办问题、解决问题”的“加速器”,“线上+线下”融合机制不断健全,实现了闭环监督。

来源:郴州人大

作者:制图:楚峥 席筱梅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