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大网>市县人大>娄底>工作动态>正文

娄底人大:夯基垒台 做实乡镇街道人大工作

来源:娄底人大 作者:陈桂元 编辑:黄飞飞 2025-03-25 10:37:49
湖南人大微信
公众号二维码
—分享—

一级有一级的责任,一级有一级的使命。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权。从各级人大代表的组成来说,全市95%的人大代表来自县乡两级。基层人大工作,是全市人大工作“一盘棋”中的“最后一公里”。

在3月24日召开的全市基层人大工作会议上,流淌着一种强烈的信号——把认识提上来、把责任扛起来、把激情干出来!

以“大抓基层、大抓落实”为主基调,以“全市基层人大工作加强年活动”为抓手,加快推进基层人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努力实现夯基垒台、立根固本。走出会议室,68名乡镇人大主席、19名人大街道工委主任都在谋划着……

图片

娄底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戴德清到双峰县洪山殿镇调研基层人大工作。

深入调研找“病根”

“湖南省乡镇人大工作条例明确乡镇人大主席团多少项职责、乡镇人大主席几项职责?”

“前段时间你们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怎样组织代表进站,代表进站以后都做些什么?”

2024年7月至9月和今年春节过后,娄底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戴德清带领代表工委和研究室的同志到5个县市区、娄底经开区的20个乡镇、9个街道进行专题调研。每到一处,戴德清都详细了解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开展情况,与乡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进行“面对面”交流,并进行现场“考试”。

在全市基层人大工作会议上,戴德清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全市乡镇、街道人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戴德清指出,由于种种原因,人大会议重制度轻执行、行使职权重形式轻内容、承担职能重副业轻主业、履职平台重建设轻使用、代表履职重程序轻质效等问题,在娄底市所有乡镇、街道人大工作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严重制约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例如,有的乡镇人大为开会而开会,且“会期缩水”,显得基层人大“无所事事”。有的乡镇人大主席专职不专责,甚至为干政府的事为主,人大工作抽空干,监督行政一肩挑,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基层人大工作陷入越不做事越没事做,越没事做越不做事的恶性循环。

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戴德清认为,最重要的根源有两条,一条是认识偏差,甚至是认识错误;一条是学习不够,业务不精。如错误地认为“党委工作与人大工作是两张皮”,一些乡镇党委书记没有认识到人大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乡镇人大主席没有站在“同题共答”的高度,不能立足人大视角、运用法治方式,去推动党委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或错误地认为“人大工作没有硬任务,只有软指标,干多了不是功,干少了不是过,什么不干也没人说错”;更有少数乡镇人大主席自我定位不准、职责不清,工作难以见到成效。学习方面,对地方组织法、监督法、代表法及“三会三文”精神学习不系统、不深入,对乡镇街道人大的职能职责不清楚、不熟悉,对基层人大干什么、怎么干心中无数。

因地制宜“开处方”

站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的历史新起点,如何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亟需全市各级人大同题共答,在基层人大工作中寻求突破。

着眼破解困扰基层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这些现实难题,市人大常委会充分调研,反复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创制性举措。

“重点是回应基层关切,从制度设计、民主实践、法定职责、问题导向等维度进行规范和创新,着力打基础、补短板、强弱项,努力让基层人大更有地位、更加聚焦、更具底气、更能作为,切实增强基层人大工作认同感、基层人大代表归属感、基层人大干部使命感。”戴德清表明市人大常委会的决心,要求全市各级人大要“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一项一项搞清楚弄明白、一条一条落实好抓到位。”

市级层面抓统筹协调。深入学习贯彻省委、省人大常委会“三会三文”精神,市人大常委会及时向市委进行专题汇报,进行责任分解、任务细化,形成“两规则两指南六办法”及一系列“工作清单”“施工图本”“工作模板”。建立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联系指导县市区人大工作制度。同时,将今年确定为全市基层人大工作加强年,通过上下联动、整体协同,实现基层人大工作规范高效、创新发展。

县级层面抓联系指导。年初召开乡镇(街道)人大工作会议、季度召开讲评会、年中召开现场推进会等;结合上级人大的要求和各县市区人大的工作要点,对乡镇年度主要工作分月安排、月初提示,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让每一个乡镇人大、街道人大工委每一个代表联络站、每一名驻站代表都能照单履职、“按图施工”;全面建立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联片、委室联乡镇人大、街道人大工委工作制度,加强督促调度、工作指导,通过联动履职、专题培训、定期通报情况等形式,形成工作合力,提升工作质效。

乡镇层面抓贯彻执行。认真落实“两规则两指南六办法”,依法“开好会”、始终“盯好法”、切实“管好钱”、用心“定好事”、组织“进好站”、聚力“服好务”、融入基层治理。抓住机遇,借势而为,顺势而上,积极争取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对人大工作的重视和领导,争取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人大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努力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能”。牢牢抓住代表工作这个基本盘,全面贯彻落实好《中共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的意见》,深入学习宣传新修改的代表法,围绕“5+26”(代表在大会期间的5项工作、在闭会期间的26项活动)做文章,在搭建平台、组织活动、扩大参与、优化保障、完善机制上再加力,推动代表亮出身份,更加深入群众察民情、听民意、聚民智、惠民生。

求变创新“固根基”

换届以来,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守正创新,多项工作在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优秀案例评选中获奖,并多次在省人大常委会召开的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要抬高坐标、担当作为,向优者学、跟强者比、朝高处攀,着力营造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打造更多更有影响力、辨识度的娄底人大工作品牌。”

“市人大常委会将适时召开现场交流会,哪里的工作干得好、就到哪里去开会,谁家工作干得出彩、就大张旗鼓地推广谁家的经验。”

这次会议上,求变、创新成为“最强音”。

聚焦主责主业,成为硬性要求。精准把握乡镇人大、街道人大工委工作“位”与“责”的关系,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人大工作上、用在如何发挥人大制度功效上,善于立足人大职能职责,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精准、有效地把人大工作嵌入到中心大局里面去,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归位、职能职责归位、工作精力归位,既把人大工作做实,又有效推动中心工作。

打破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抛出若干个“考题”:代表大会会议和主席团会议如何召开、监督工作如何增效、重大事项决定权如何行使、财政预决算如何审查、代表如何进站、群众提出的意见如何督促反馈、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如何完善、街道居民议事组织如何建、基层人大代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有哪些路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如何推进……

号角吹响,未来可期!

来源:娄底人大

作者:陈桂元

编辑:黄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