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山区村到大坪镇赶集的曹先生,轻松地在新建的停车场停好车,原先圩日赶集如何停车是个头疼事,群众颇有怨言。“这个便民停车场建得好,现在赶集方便多了”,这也是大坪镇把群众“盼的事”变成代表“干的事”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大坪镇人大主席团巧用代表联络站收集社情民意、做实站所负责人履职评议和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这三把“金钥匙”,充分发挥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和作用,以全天候零距离的履职尽责,解锁民生“幸福实景”密码。
代表下沉,访到了真民情
大坪镇把代表联络站作为代表学习履职、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阵地,驻站代表既进站履职“坐堂听民声”,又通过板凳会、夜谈会等“下沉解民情”,用心用情收集和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县人大代表谭优茂在参与大坪南村群众板凳会时了解到,村民很少开车到镇上赶集,一问原来是墟场车位不足,停个车要么违章,要么走很远,甚是不便。谭优茂立即联合其他代表,经过多次实地走访调研,于2023年底提出利用镇区闲置土地、空旷场地修建停车场和适时开放学校等院落空坪供停车的建议。建议反馈大坪镇政府后,谭优茂又结合镇区实况,提出修建方案。
代表有所呼,人大有所应,政府有所为。镇政府立即聘请民工,将镇政府办公楼后的600多平方米闲置荒地进行大改造,除杂草、清垃圾、推平地、铺石子、压路面、画车位......在镇人大主席团的有力督办下,一个月后,一个规划整齐的停车场焕然出现。针对春节前后镇区人流量、车流量大的情况,考虑镇中学、镇中心小学操场空置,镇政府主动对接,将操场免费对外开放,有力解决了停车难、道路堵的问题。
目前,大坪镇共建成代表联络站15个,各联络站不仅实行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还创新推出“两码三册”(即民情民意“码”上通、代表微信二维码、代表活动纪实本、联络站工作手册、联系走访群众工作手册)联系纪实制度,代表每月至少进站履职一天,面对面接待群众来访,并及时分级分类处理收集到的意见要求,形成“收集梳理、核实商议、交办督办、反馈评价”的闭环,切实发挥联络站的“民意窗”“连心桥”作用。今年以来,大坪镇各联络站共接待群众620余人次,收集意见要求110余条,帮助解决问题84个。
履职评议,督出了好行风
“交办的10个问题中,本人已完成整改9个,基本完成整改1个,并将长期坚持落实整改措施......”今年7月,在大坪镇人大会上,该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向60余名镇代表汇报履职评议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并接受代表对整改成效的不记名测评。
2023年9月,大坪镇人大主席团组织部分代表,对大坪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开展履职评议,评议前还在医院大厅对前来就诊的群众开展了随机询问。“收费窗口和预防针接种岗位的医生,解答问题不耐烦、不用心”“两次就诊开的药品一样,收费却不同”“交费时才知晓有些费用不能报销”......镇人大主席团将收集到的问题建议进行梳理,并反馈给该院长,要求立行立改、举一反三、标本兼治。除卫生院外,该镇还对大坪中心小学、供电所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履职评议,共向3名站所负责人反馈问题建议27个。
为提升人大监督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大坪镇通过调研、评议、反馈、整改、测评等步骤,坚持在届内对辖区站所负责人实行履职评议全覆盖,并适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在将近一年的整改期中,镇人大主席团联合3个站所的分管领导,对整改情况不定期进行调度督导,通过走访群众、查阅资料、提醒谈话等方式督促问题真改实改彻底改。3名站所负责人在人大的监督下压实整改责任、务求整改实效,本人或单位获得“郴州市文明校园”“优秀院长”“优秀经营管理部门”等多项荣誉,确保了履职评议评出动力、评出干劲、评出实效。
民生票决,绘就了幸福景
“残垣断壁看不到了,泥泞道路成为过去,建成了一个个小广场、小游园、小菜园,精神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乡亲们梦寐以求的幸福愿景正一步步变成生活实景。”今年8月,大坪镇官路村准大学生黄秀萍在汝城县2024级大学生思政教育分享会上自豪地分享家乡变化,这得益于镇人大代表票决的民生实事项目——乡村振兴示范带项目的落地见效。
大坪镇人大主席团坚持按照“征、定、督、评”四步法,全方位推动民生项目成为民心工程,动员引导三级人大代表为镇党委、政府调研摸底、参谋献策,科学选定官路村下黄自然村、隆兴村等9个乡村振兴示范点,提出打造官路村沿铁炉江至堆山村乡村振兴示范带。代表们既“督”又“战”,不仅自家旧房带头拆、工程机械主动派、资金缺口踊跃捐,影响带动周边群众投工投劳一起干,还通过征求意见、集中视察等方式了解项目进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有力推动了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短短一年时间,在人大代表的督导下,9个示范点拆旧总面积近6万平方米,还积极探索创新“三统一两自筹”的隆兴模式在全县推广,特别是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中,一些代表积极参与理事会事务,用政府投资的600万元撬动社会资金逾1.1亿元,在铁炉江沿线建设万亩稻油轮种示范基地,带动发展以种植油菜花、辣椒研学、水果采摘为特色的农旅融合业态,旅游综合收入超千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实习编辑:席筱梅)
来源:汝城县人大常委会
作者:大坪镇
编辑:黄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