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大网>市县人大>衡阳>工作动态>正文

石爱斌:留学博士“雁归”热土造“中国芯”

来源:衡阳市人大 作者:朱丽娜 编辑:黄飞飞 2024-06-12 08:32:10
湖南人大微信
公众号二维码
—分享—

image.png

“一个人能走多远,不在于脚下的路,而在于心的方向。无论我身在何地,我心归处是故乡。”衡阳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湖南金紫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石爱斌说这句话时,无比动容。作为一名海归博士,石爱斌一直在希望自己能为家乡这片热土上做些什么。他坚持自主创新,勇攀科技高峰,用实际行动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归雁”变身“领头雁”

“人依水而聚,城伴水而生”。湘江是衡阳人心中的母亲河,无数衡阳籍学子渡江出湖海,成就一番事业。石爱斌生于湘江中游的衡阳县,这里是他魂牵梦绕的故乡。

“知识改变命运。”坚信这一点的石爱斌自小发愤图强,从一名乡村学子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深造,从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博士学位的荣耀再到密歇根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的研究,他一路砥砺前行,不断追寻着知识的光芒。

作为一名留学生,石爱斌时常心系祖国、心系家乡父母。掌握了高精尖技术的他,原本可以在美国施展才华,获得丰厚的财富。但在面对国外导师的挽留和国外的高薪及优越条件时,他却毅然选择回国发展,以学问回报祖国。他说:虽然国内的科研条件和环境及待遇很优渥,但我的祖国需要我,我的家乡更需要我。”石爱斌告诉记者,他在国外努力学习,就是为了打牢今后回乡创业的深厚基石。尽管身处异国他乡,但他一直都心系故土、热爱家乡。

2012年7月,石爱斌怀揣着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从美国回到了中国,回国后他主要研究抗癌药物的合成。但没过多久,他就改变自己的研发方向。因为他发现,国内的感光材料研发相对落后。近年来,西方国家不断打压我国“华为”“中兴”等高科技企业,并联合对我国实施芯片封锁。他决心为科技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报效祖国。

他坚信:外国人能做出来的高科技产品,我们也一定能做出来!2018年,他又做出了人生的一个重大选择,果断辞职自主创业成立了睿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感光材料研发。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想实现自主可控,就要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历经艰难探索,通过成百上千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他带领团队不断攻坚克难,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重大突破,成功研究开发了电子光刻胶级的系列感光单体产品。该类产品的投入生产,将填补国内该项产品的空白,替代国外进口产品,在解决5G电子产业“卡脖子”工程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研发成功后,迫切需要扩大规模投产使用,很多家公司都抛来橄榄枝,要与他合作。但他没有选择在沿海城市落地该项目,而是把该项目落户在自己的家乡。2021年他与湖南金化科技集团合资成立湖南金紫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在衡阳建设年产2万吨光刻胶级感光新材料项目。

image.png

“尖端”创新“光刻胶”

“我非常感谢衡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提供了很多优惠的招商条件,这个项目以最快的速度建成投产。”石爱斌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认为,这是自己人生当中最正确的一次选择。他选择反哺于家乡,家乡又以同样的热情馈赠于他。

这个项目位于常宁市水口山经开区,占地100余亩、投资达2.5亿元的现代化厂区内,研发大楼、公用工程楼、车间、仓库及核心原料罐区等已全部竣工……从2023年3月发布开工令到2024年4月具备试生产条件,仅仅只用了1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建设工作,其速度之快,规模之大,质量之高,令人震惊。这背后凝聚着石爱斌团队的执着追求,以及为了科技强国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石爱斌扎根在故土夙兴夜寐,开拓创新。而他的妻子和孩子还在千里之外的广州生活,妻子调动工作和孩子转学都面临着许多实际问题,他只能选择单枪匹马回乡创业。一边是对妻儿的无限牵挂,一边是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他的双城生活远比平常人看到的更为艰辛。“我现在已经习惯把高铁当地铁坐了。”他笑称,但那张笑意盈盈的脸上有着难掩的疲惫。如果没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没有一颗热辣滚烫的赤子之心,是无法背负着重重压力,一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只要能够填补行业空白,对国内制造业做出贡献,一切都是值得的!”石爱斌介绍,正式投产之后,年产2万吨光刻胶感光尖端材料将助力国内芯片制造企业实现光刻胶高端材料的国产供应,彻底打破西方在该领域的“卡脖子”,实现了“从0到1”的技术突破。

石爱斌踌躇满志地说:“紫外光固化技术推广应用到国家战略新兴行业,能够对传统行业进行环保、节能、高效的光固化升级。”

“感光单体产品还可以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石爱斌拿起公司展厅中一瓶指甲油,告诉记者:“指甲油、杂志乃至婴儿用品都需要这个原材料。”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艺之大者,利国利民。”制造业乃立国之本、强国之基。石爱斌表示,他们团队以振兴民族制造业为己任,力争成为精特新“小巨人”。

“铆劲”拧成“一股绳”

作为研究团队的领军人物,石爱斌经常告诫大家“搞科研必须沉下心来,排除一切杂念干扰,最终能走多远,要取决于自己的用心。”没有挺得起腰的科学家精神,很难有站得住脚的科学成果。他一直坚持: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他带领团队成员,以只争朝夕的干劲,夜以继日地开展科研攻关,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已是工作的常态。他更是以办公室为家,在他眼里“天道酬勤,唯有努力拼搏,才能不负韶华”。

从一名科研人员变成一位高科技产业化企业的管理者从,这并不容易。“回国以后在公司参与管理至今有11年了,这是一个边走边摸索不断迭代和完善的过程。”石爱斌坦言:“做科研基本是围绕本专业,非常聚焦。但做企业管理者面对的不仅是整个团队和公司内部问题,还要面临很多不确定的外部因素。”

为了增加团队凝聚力,石爱斌始终坚持“人心、人性、人才”的管理理念,关爱员工,知员工情、解员工难、暖员工心,努力践行“快乐工作,幸福生活”企业文化。

“让员工和企业都有未来!”这是石爱斌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让团队的每一份子都共享荣光,他坚持做有“温度的”企业,把公司每年的一部分盈利作为绩效奖金。每个员工只要愿意,都可以成为持股人。

在石爱斌的带领下,这个平均年龄37岁的年轻团队,充满着无限朝气和活力,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等称号。2023年,他带领团队参赛 “衡阳市创新创业大赛”,荣获小微组一等奖。

现如今,公司投产的光刻胶感光尖端材料项目已被列为2022年湖南省重点建设项目,项目达产后,年产值约为8-10亿元,预计可实现年利税约2亿元;为此项目创造的直接就业岗位约为120个,带动就业人群达400人左右。

“每解决一个就业岗位就为一个家庭提供经济支柱,这是企业对社会的最好回馈。”石爱斌希望企业能够不断创新发展,提升规模效益,努力做大做强、做优做久。

“为民”甘当“有心人”

“作为一名大代表,不仅要做好联系政府和群众的桥梁纽带,把党的好政策、好声音,及时的递给群众,还要及时将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传递给政府部门,做到为民发声。”2021年,石爱斌多了一个新身份——衡阳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

对于自己的代表身份,石爱斌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他看来,企业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功,都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离不开广大选民的支持。他因此常怀感恩,带领团队热心于公益事业。

“以前做研究,关注的只是是技术。现在作为人大代表,关注的是整个社会层面,要察民情、集民智、反映社情民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担任人大代表期间,石爱斌积极参加视察、检查、调研以及考察学习等活动,认真行使监督检查权,促进各单位部门提高工作质量、办事效率以及为民服务质量。他客观准确反映民众意愿,乐于代言,敢于直言,善于建言。通过建议、议案等形式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职能,提交数十件履职尽责成果,得到了各级承办单位的充分肯定。

一次参加调研活动,石爱斌了解到水口山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现有条件无法保障生产过程产生有机废水的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高科技企业顺利入驻园区,他迅速提出《关于水口山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提质改造的建议》。目前,这一建议已得到采纳。污水处理厂已完成相关提质改造工程,有效地解决了化工园区的污水处理问题,对未来产业链布局和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发挥了积极作用。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作为一名从乡村学堂走出来的高材生,他也从未忘记为振兴乡村出一份力。他多方调研,提出了《关于减少山区农村土地抛荒现象的建议》《关于加强乡村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我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在他的建言献策下,有关部门加强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有的放矢地针对各类撂荒问题提出处置对策,盘活撂荒耕地。同时,加大了乡村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产品销量和稳定销售渠道提供了强大支撑。

除此之外,石爱斌还一直以用心用情关注着群众身边的大小事。在他眼中,小事连民生,民生连民心。无论是地面井盖整治,还是小区内部电梯存在张贴不合适的广告现象,他都积极发声,为民代言。

“造福桑梓,哺家园。”企业发展的同时,石爱斌心系弱势群体、特殊群体,持之以恒饮水思源回馈社会。他带领企业多次通过媒体、社会渠道以及自发组织等形式,向需要帮助的人员伸出援助之手。他积极参加“爱心扶贫”“爱心助学”等各类公益事业,数次通过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向贫困学生、困难家庭和疫情、地震灾区捐款捐物,在社会各界产生了积极反响。

“作为企业届代表,我不仅要为制造业贡献一份力量,还希望能够多倾听民心民意,为基层百姓排忧解难,为家乡建设献计出力。”石爱斌语气诚恳,目光坚定。

这位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理工科博士,其实一直有着心中的诗和远方:“家乡产业兴旺,村美民富,千山万壑流碧,风景如诗如画……”

来源:衡阳市人大

作者:朱丽娜

编辑:黄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