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津市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现场,随着大会主持人宣布:“经全体代表无记名投票表决,确定万寿苑小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护市农贸市场建设项目、长山桥危桥安全改造项目……等10个项目为津市市2020年民生实事实施项目”时,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本次人代会上,津市市人大代表高度关注、充分酝酿,从12个候选项目中神圣票选出10个民生实事项目。
按照省人大常委会工作要求,2019年5月,津市市被确定为常德市首批进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试点工作县(市)。
接受试点任务后,7月初,津市正式启动该项工作。9月中旬,市政府通过张贴海报、微信公众号推送、电视台播出等方式,面向社会大众、“两代表一委员”、市直部门、各镇街以及专家学者“海选”征集民生实事项目线索。经过海选,共征集到城东农贸市场建设、长山湖公路桥安全改造、市二小双济校区扩建工程等47个民生项目线索。市政府办对民生实事项目进行梳理筛选,主动征求市委和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班子成员的意见建议。经综合汇总,拟定了2020年度民生实事初选项目13个,分别报请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进行研究审议。根据研究审议意见,对相关项目内容进行调整完善。2020年1月20日津市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同意把12件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提交津市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进行票决。这些候选项目中,城市建设类3件、道路交通类2件、社会保障类2件、生态环保类2件、文教卫类2件、农业农村类1件。
在市人民政府组织实施民生实事项目的同时,市人大常委会将采用听取汇报、组织代表视察、专题调研等形式,加强对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建立以代表为主体、相关专业人员参与的评估小组,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预评估。适时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报告,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报市委,并将实施情况书面印发下一次代表大会,并向社会公开。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办理民生实事项目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自然载体和直接体现。为了收齐、选准、办好民生实事项目,津市上下众人拾柴火焰高,群策群力为民生。
市委重视谋布局。津市市委把票决制工作纳入市委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高度关注,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里。市委常委会先后两次听取专题汇报,出台《关于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意见(试行)》,有力保障了民生实事项目的高起点布局。
政府推进抓落实。市政府始终把代表票决制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分工抓、责任单位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市政府督查室将民生实事项目列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制订考核办法,分解任务清单,定时通报进度,有力推动了民生实事项目的顺利实施。
人大监督讲章法。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市人大常委会把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工作列入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制定专门监督方案,每个项目都建立由主任会议成员任组长的监督小组,全程跟踪监督,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实行年中专项监督、年末组织集中视察、审议市政府专项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此外,还开展市、镇两级人大联动监督,力促民生实事项目高效、有序推进。
来源:津市市人大
作者:刘芳 任有为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