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大网>市县人大>常德>工作动态>正文

津市人大:发挥人大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常德津市人大 作者:刘仕彬 张先平 编辑:redcloud 2019-07-23 15:46:18
湖南人大微信
公众号二维码
—分享—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走好乡村振兴之路,是津市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重点任务。对此,津市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担责在前,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作为人大工作服务大局的重要抓手,把履职之根植入了乡村振兴主战场。

  聚焦产业振兴,助力增强农村发展动能

  津市农业份额不大,必须走一条现代高效之路。人大常委会经过研讨,将着力点放在了推进农村产业发展上。

  藠果产业是津市的传统农业特色产业,由于加工阶段污染问题,一度关闭了全部加工企业,整个产业面临履灭的危险。如何搞活这一产业?是市人大常委会2018年重点攻克的目标。人大代表为此建言献策,提出“走集约生产、产品升级的发展路径”等建议;人大常委会、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代表视察,协调稳定藠果种植面积;常委会主任带队外出考察招商,引进台湾荣祺实业投资1亿元进行藠果精深加工,推动藠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打响了产业自救战。

  组织开展健康食品产业发展专题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向市政府提出“抓住常德市在我市打造健康食品产业园机遇,建设农产品加工园”的建议,得到采纳。去年8月在白衣镇选址建立了农产品加工园,规划建设面积500亩。人大常委会还积极为食品企业与农村大户穿针引线,促成在乡村建立起辣椒、大蒜、莲耦、肉兔等基地,既服务了企业发展,也为农村群众打开了一扇致富之门。

  聚焦质量兴农,助力提升农业质量效益

  2018年 9 月,人大常委会暗访组的同志走进襄阳街街道荷花社区蔬菜种植基地,采取看生产现场、看农药采购和施用记录、看库存农药品种等方式,了解基地农药使用情况。这样的暗访活动,常委会已开展多次,对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农贸市场、种养大户不定期明察暗访,基本成为常态。也正是在这样的大力监督下,我市农产品检验检测能力不断增强,并且建起了农产品准出和市场准入机制。

  组织《农药管理条例》执法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开展代表询问,形成加强农药使用监管和指导、加强农药包装物回收等审议意见,促进法律严格实施。津市率先完成农药经营门店的整改、验收、重新发证工作,争取到国家每年50万元的项目资金用于农药包装物的回收。

  此外,常委会督促部门保持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高压态势;推动加大镇级农产品安全检测力度;充分发挥农村代表的作用,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科学知识,唱响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主旋律,有力保障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市民安全消费。

  聚焦环境保护,助力守好乡村生态底蕴

  津市西毛里湖是国家级湿地公园,恢复和保护好该湖的生态直接关系到津市16万农村人口的宜居质量。2018年以来,针对西毛里湖水环境整治以及沿湖三个镇的退养转产情况,人大常委会先后组织了2次视察、2次专题询问,督促政府强力整改乱设拦网、假转产、乱挖林木等现象。推动沿湖100米以内的精养鱼塘全部退养,转产率达95%以上。政府出台《津市市活立木市场管理规定》,用实际行动加强了活立木的采集移植管理。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面对的、广大群众期盼解决的大问题,是乡村振兴必须迈过的坎,也是我们近年来和今后的监督重点。”津市市人大常委会联系农业农村工作的邓惠荣副主任如是说。

  推动西毛里湖“两拆两退”,督促关闭西毛里湖周边的养殖企业和污染加工企业,暗访集镇污水处理厂运营情况,监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围绕建设美丽乡村,人大常委会正不懈努力。

  聚焦深化改革,助力夯实农业农村基础

  2018年是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的收官之年,市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和审议政府关于农村土地确权与三权分置改革情况报告,提出审议意见9条,推动政府高质量完成确权登记颁证任务,并在其它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上迈出实质性步伐。今年4月份,在常德市率先完成农村土地确权延包工作,土地“三权分置” 改革、以新洲特色镇建设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也如火如荼展开。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农村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广受基层代表关注,“我市农村人才仅占农村人口的0.84%,严重短缺,且结构单一,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针对代表的反映,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课题调研,摸清第一手资料,形成调研报告分送市委、市政府,建议尽快完善农村人才扶持机制。市委研究出台“人才新政十条”,对农村人才的引进、培养进行了明确,有效激发了农村人才队伍活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事关发展大局,事关农民福祉,我们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人大力量。”津市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育平说。

来源:常德津市人大

作者:刘仕彬 张先平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