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持之以恒拔穷根,砥砺奋进奔小康。开展精准扶贫5年来,湖南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底的13.43%下降至2018年底的1.49%。脱贫攻坚,曙光在前。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来自湖南农村的全国人大代表,长年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记者对他们进行了采访,倾听他们的体会和期盼。
文字整理:湖南日报记者 刘文韬 李国斌 何金燕 冒蕞 刘笑雪 摄影:湖南日报记者罗新国

廖仁旺代表。
全国人大代表、蓝山县毛俊镇毛俊村党支部书记廖仁旺:走好脱贫攻坚“最后一段路”
帮村里最后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是我今年工作清单里的第一项任务。
去年,我们村级集体经济拿出19.2万元为贫困户集中建房,4户无房贫困户都搬进了整洁明亮的新家。村里还为贫困户免费提供耕地,鼓励他们种植市场销路较好的紫薯等农产品,按照每亩每年收入2000元计算,每人每年可增收2万至3万元。另外,我们引进了一家玩具制造企业来村建厂,吸纳了86名村民就业。
贫困群众收入、住房、就业有了保障,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李满生一家。老两口年龄大了,儿子小李就业是个“老大难”,一直在脱贫路上兜兜转转。现在小李已经在玩具厂上班,每月能拿到固定收入2000多元,一家人有望在今年脱贫。
如何走好脱贫攻坚“最后一段路”,是我此次参加全国两会关注的重点。我认为,要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实现真脱贫、不返贫,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我们将继续发挥好基层党组织作用,带领贫困群众探索香芋、葡萄、莲蓬、莲子等特色农副产品的发展新路子,让“贫困”成为“过去式”。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刘文韬 李国斌 何金燕 冒蕞 刘笑雪 摄影:罗新国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