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责。县人大常委会要积极顺应改革与发展的新时代,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强化经济监督的重点,有效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增强对部门预算审查监督,实现部门预算审查新常态。以部门预算为抓手,切实开展对部门预算审查监督工作。一是注重制度建设,理清预算监督的“脉络”。在制定审查监督办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具体工作机制,通过事前提前介入、座谈调研、组织初步审查和会议专题审议等方式,持续加强对预算编制、执行的审查监督,推进预算绩效评价和预算公开等工作。二是注重全口预算,掌握预算编制的“脉象”。一方面,理顺预算收支结构。实行综合预算,将全部收入支出纳入预算管理,统筹安排税收收入、非税收入、专项收入和结余结转等各类资金。另一方面,细化部门预算和专项资金预算。三是注重依法履责,抓住预算审查的“脉门”。本着依法审查、严格程序、逐步规范的工作原则,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人代会预算审查工作安排实施意见,明确具体工作程序,并安排专人参加各代表团的集中审议活动,对代表提出的问题现场进行答复,切实提高人代会审议质量。四是注重关键环节,把握预算执行的“脉动”。要进一步完善使用、审批和报账手续,严把财务审核关。
加大重大投资监督的力度,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行为。要不断加大人大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监督力度,推进监督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增强监督的实效性和精准度。遏制领导干部干预和插手有关经济活动,不能为个人和亲友谋取私利。首先要增强项目监督的规范性。人大常委会应研究出台《重大投资项目监督办法》,规范和深化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监督。要求政府对项目实行公开制度,规定对政府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由人大常委会逐个审议表决,并增加项目后评估和竣工验收的要求。其次要增强项目规划的合理性。人大常委会要组织专家审查小组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进行集中审查,通过集体合作与分工负责、走下去与请上来、听汇报与看现场等“三结合”的方式对项目必要性、可行性及进展状况等进行讨论和分析,提出审查意见,促进政府部门及业主单位加强前期规划,做好相关调研,并对初审意见落实情况进行追踪。再次要增强财政资金的绩效性。人大常委会要听取和审议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建设情况的汇报,同时,每年确定若干重点项目进行跟踪督查,积极组织开展财政资金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强化查出问题的整改监督,推动问题整改工作制度化。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及监督工作,维护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整改工作长效化。其一人大常委会应出台办法加强监督。人大常委会应出台《关于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的监督办法》,对人大常委会监督推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的重点内容、方式方法和工作程序等作出全面规范。其二采取清单式向人大报告整改情况。政府部门及业主单位要采取“问题清单” 的形式向人大报告整改情况。审计部门要不断加强与人大监督的配合工作,认真听取人大对同级审计部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审查监督合力。审计部门要加强跟踪监督,对还没有整改到位的问题,要紧盯不放,直到整改到位为止。其三推动审计整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审计机关要对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重大的违法违规问题、领导批示的重要事项,以及屡审屡犯和不按时报送整改情况的被审计部门或单位,提请政府进行督查。同时,要坚决依法查办项目审批、工程招标等犯罪案件。
来源:龙山县人大
作者:陈长雄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