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大网>常委会公报>2015年常委会公报>第05期>正文

关于湖南省201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来源: 作者: 编辑:redcloud 2016-07-15 08:39:00
湖南人大微信
公众号二维码
—分享—
——2015年7月21日在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谢建辉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会议报告我省201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请予审查。
  一、关于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全省各级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塑造新格局、加快培育新动力,保持了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
  1、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积极向好因素逐步增多。上半年GDP增长8.5%,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0%和13%,同比提高3.5和5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长7.7%。需求指标持续高于全国、快于中部。投资增长17.7%,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2.6%;消费、出口分别增长12.1%和23.8%。农业生产形势稳定,早稻播种面积增长0.7%,有望再获丰收;生猪价格连续上扬,生猪养殖扭亏为盈;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增长16.9%。经济回稳因素增多。投资高位平稳运行,消费连续两个月环比回升;规模工业增幅比1-5月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6月当月增长9.4%,环比加快5.4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速由负转正,分别增长16.9%和19.8%。
  2、结构调整成效积极,新的增长动力不断涌现。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齐头并进,“互联网+”向更广领域渗透拓展。高技术产业增幅超过15%,医药制造、环保产业、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器制造分别增长18.9%、25%、26.6%和58.2%;移动互联网产业增长115%,长沙高新区新增移动互联网企业351家。服务业增长10.3%,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电子商务、网络消费等新兴业态增速超过100%,线上线下互动日趋明显。上海大众、海螺水泥等重点项目投产运营。企业转型的自觉性、主动性不断提升。中联重科大力发展农机、环保机械,环保装备增幅超过30%;三一重工积极向海洋装备和军民融合方面转型,比亚迪、众泰新能源汽车销售成倍增长。创新驱动步伐加快,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23.3%和21.3%,提高19.2和32.5个百分点;华曙高科、长泰机器人等高新技术企业增速超过100%。发展平台不断拓宽。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湘江新区以及岳阳综保区相继获批,长江流域通关一体化落实到位,湘欧国际货运班列和欧美国际航线实现新开。园区规模工业占全省比重达59.4%,提高7.6个百分点。创新创业园区“135”工程顺利实施,建成标准厂房788万平米,引进“双创”企业1353家。
  3、改革开放突破前行,发展活力加快激发释放。从重点改革看,省级“三清单一目录”正式发布,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启动实施, 30个PPP示范项目已签约17个。金融创新加快推进,45家农商行相继组建;6家企业成功上市,融资53.2亿元;获批发行企业债券8只,资金规模81.5亿元。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和注册资本分别增长15.5%和35.1%。营改增试点稳步实施,减税面达98%。价格改革最大限度地缩小了政府的定价权,实现清单之外无价费。省属国有企业分类管理积极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逐步扩大。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正式出台。改革全面共推、红利全民共享的生动局面正在形成。从对外开放看,积极对接 “一带一路”战略,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战略,对外引资、产能“走出去”较快增长。利用内外资增速均超过13%。对外直接投资增长63.2%。泰富重装签订***项目合同14亿美元,南车株机年内交付的***产品近90亿元。
  4、民生保障不断强化,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民生工程投资增长31.3%。涉民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68.6%,提高3.8个百分点。74个基本公共服务清单项目中,68个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就业形势稳定,新增城镇就业40.6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58%;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6.2万人,完成92%。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6%和10.2%。“两房两棚”、“两供两治”完成全年目标的68%和53%。生态建设力度加大,生态投资增长35.4%,提高12.9个百分点。湘江流域保护和治理“一号工程”顺利推进。县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0.6%和98.4%,高于目标任务0.6个和3.4个百分点。
但必须清醒的看到,当前经济上行动力与下行压力仍在相持博弈,分化、调整的趋势进一步强化,经济惯性下滑的态势尚未根本扭转。
  一是需求弱化的影响更趋明显。虽然近两个月投资、消费的环比增幅有所回稳,但累计增速同比分别放缓3.5和0.8个百分点。出口增速从一季度的83.2%逐月走低至23.8%。需求不振加大了生产领域下行压力,并引发进口持续下降。上半年规模工业同比回落3.3个百分点,39个大类行业中,30个增速下降,退规企业超过260家;进口负增长15.6%。受供需双向挤压,产成品价格持续低迷,PPI连续38个月下滑。CPI增长1.1%,居中部最末,连续8个月低于2%。
  二是产业和区域分化加剧。产能过剩、技术落后的传统投资型、资源型行业步履艰难,特别是占规模工业15%左右的专用设备制造、煤炭采选、仪器仪表、有色金属采选4大行业分别负增长1.5%、17.8%、14.4%和1%。1-5月,工程机械全行业同比下降23.3%。汽车、烟草等消费类行业也出现回落,上半年增速下降7.9和13.6个百分点。区域发展差异拉大,特别是产业偏重、结构刚性较强的地区降速明显,5个市州规模工业、7个市州地方财政收入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县市区财政收入负增长。
  三是实体经济困难加大。据对270家企业问卷调查显示,67.5%反映经营状况一般或较差,43.7%的企业设备能力利用水平低于80%,37%的企业订单数降幅超过10%。一线员工工资水平普遍上涨10%,其中“两险一金”占比接近40%;85%的企业融资成本持平或上升。13家工程机械重点联系企业反映,综合成本平均上升4.1%,利润下降66.1%,应收账款上升到1200亿元,三角债增加到560亿元。同时,招工难、稳工难相互交织,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尤为短缺,普工、技术工种普遍缺乏。
  四是局部风险有所抬头。政府性融资平台贷款受限,自发自还债券资质降低,加之土地市场不景气,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7.3%,政府性债务还本付息压力加大。局部金融风险有所显现,10个市州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出现双升。资本市场大起大落,给经济发展带来不确定性。此外,今年入汛以来,全省先后遭受10次强降雨袭击,共有14个市州106个县市区453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67.2亿元。
  二、关于下半年经济走势的初步判断
  当前经济的持续下行,直接原因是需求的持续萎缩,实质是经济内在规律的作用,是周期性、结构性、短期性因素相互交织、传导、共振的结果。初步分析,下半年稳定经济增长的压力仍然很大。
  从周期性因素看,国内“三期叠加”的趋势在局部可能延长和加深,经济持续面临“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调整压力。面对重化工业高速发展接近尾声,上一轮投资高潮逐步消退,与之对应的工业生产结构出现剧烈调整,部分工业行业去产能任重道远。上半年全省商品房待售面积超过3200万平米,同比增长28.3%,房地产市场从销售回暖到库存消化,再到购地投资尚需时日。受市场环境趋紧和监管加强等影响,企业和政府被迫降低负债、减轻风险,经济去杠杆形势复杂。同时,世界经济危机仍在持续,特别是美国何时加息、油价走势还存在较大变数,对全球经济及国内宏观政策造成干扰。
  从结构性因素看,经济整体处于新旧产业交替、新旧动力转换的胶着时期,存在三个“难以对冲”,即: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难以对冲传统重化工业的不断放缓,近两年来,煤炭、有色、钢铁等行业降幅普遍超过10个百分点,工程机械从2013年起持续负增长。基础设施、生态和民生投资的高速增长难以对冲传统领域投资的持续低迷,占比40%以上的工业投资、占比12%左右的房地产投资增速由前两年的20%以上,分别下降到上半年的 10%和-2%。养老、健康等新兴消费热点的蓬勃兴起难以对冲传统大宗消费的冲高回落,占比超过一半的汽车、石油制品消费增速从20%和10%左右,分别回落到12.4%和-6.2%。
  从短期因素看,面对经济下行、效益下滑的压力,金融机构风险偏好和企业贷款需求意愿下降,银行惜贷慎贷抽贷现象增多,实体经济融资需求降至2004年以来最低,加上资本市场虹吸效应,导致大量资金淤积在金融体系或在实体经济外循环。面对新常态下尚未完全规范和定型的新机制、新结构,对如何***政府投资能力、企业投资意愿双下降等问题,基层同志普遍感到迷茫、焦虑,加上改革红利的释放、政策效应的发挥也都需要一个过程,导致等待、观望的情绪加重。此外,由于新产业、新业态的加速发展,产业投资轻资产化趋势日益明显,不仅弱化了“营改增”的实际效果,也使以有形投入和实物销售为主要对象的统计数据,越来越难以反映经济活动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如,我省网络消费450亿,但体现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不到1/20。这些,都会对经济增速造成一定影响。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促进经济回升的动力正在集聚。从宏观政策看,降息降准、减税清费、促进公共投资、安排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等一系列政策效应将在下半年集中显现,有利于降低企业负担,增强企业产生现金流、降低杠杆率的能力,缓解基建投资减速压力,促进经济稳定运行。从国家战略看,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制造基地和经济腹地,我省工程机械、轨道交通、钢铁等传统优势行业“走出去”面临难得的契机,有利于缓解传统产业供需矛盾。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即将出台,将直接拉动我省基础设施投资和产业承接转移,已纳入规划的28个重大综合交通项目有望全面启动。从支撑条件看,今年以来,新开项目个数、计划总投资和完成投资的增速均保持在20%左右,投资稳定增长的后劲较为充足。企业信心并未明显下滑,中烟、蓝思科技、晟通科技等重点企业表现逐步向好;企业效益趋于改善,规模工业企业利润增长7%,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贷款保持较快增长,6月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16.1%,提高1.6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回升,创2年来的新高。其中,中长期贷款增长18.2%,提高3.5个百分点。
  综合上述分析,下半年经济具备企稳回升的利好因素和支撑动力,但回稳的程度和持续性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对此,既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又要沉着应对、积极作为。要把困难估计得更重一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三、关于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措施
  下半年,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转型调整,着眼长远稳增长、着眼转型稳增长、着眼创新稳增长,紧密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强化问题导向,实施精准发力,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十二五”收官、“十三五”开局奠定良好基础。
  1、突出重大项目,着力稳投资。一是加强项目储备和对接。围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湘江新区等重大区域战略,对接国家11大重点工程包,抓紧提出一批“一年单”、“三年单”和“五年单”重大项目,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笼子。二是围绕交通、能源、信息、水利“四张网”,全力推进“511”投资计划。集中加快蒙华、黔张常、怀邵衡等6个国铁项目,18条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对进度滞后的重点项目,加强点对点的调度服务,建立健全调度、通报、考核机制,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三是盘活政府存量资金,凡2012年及以前下达、目前尚未执行的资金计划,调整用于其他项目。凡2013-2014年下达、目前尚未执行的投资计划,调整用于同行业跨专项项目。四是加强重大项目投融资服务,努力畅通政银企社合作对接机制。大力推进PPP项目签约落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性经验。加强对闲置地、违法用地清理,鼓励转包、出租、入股等土地流转,探索重大项目点供政策。
  2、突出产业发展,着力稳实体。一是加快推进首批40个制造强省重点项目和省领导联系的50个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对巴陵石化扩能、建滔化工等一批已签约或意向签约项目,“一对一”进行协调,促进项目尽快落地。抓紧做好创新创业园区“135”工程招商引资工作。二是出台对接“一带一路”战略行动方案(2015-2017年),推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钢铁等优势产业“走出去”,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三是实施“湖南省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全面推进“互联网+”行动,对有产业基础、技术优势和市场空间的10大产业30个产业链条,按照“一个产业链条、一个龙头企业”的思路,逐一拿出培育扶植的路线图和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四是深入开展为企业排忧解难服务行动,逐一解决企业在融资、用地、用工、物流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加强清费减负,取消、停征、减免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综合运用政府采购等政策,帮助企业巩固和拓展市场。五是鼓励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以及省内急需的节能环保、环境服务等知识、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进口。同时,完善综保区、各类口岸、园区的功能,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合作,促进外贸规模稳定增长。
  3、突出优化环境,着力稳预期。一是抓政策落实。对国家和省已出台的政策进行重新梳理,对含金量高的政策,加大宣传与发布。加强督促检查,将政策落实情况与绩效考核挂钩。坚持既稳投资又调结构,围绕加速固定资产折旧、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培育新增长点等,适时出台稳增长政策,促进新材料、互联网、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二是完善重大项目协调服务机制,着力解决征地拆迁、施工干扰等突出、共性问题。对重大项目实行绿色通道,大幅减少前置手续,除保留规划、国土及重大项目环评外,加快推行并联审批、在线审批、同步审批。三是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积极运用“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产业投资基金等多种渠道融资。创新财政与金融合作模式,通过设立续贷周转金、投贷保合作等,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四是强化重点改革督查,对改革受益情况进行评估,确保改革落实到“最后一公里”。发挥基层积极性,稳步推进省直管县、新型城镇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财政、国企等改革试点。
  4、突出就业创业,着力稳民生。一是制定出台支持众创空间发展的政策意见,扶持一批省级双创平台建设。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尽快建立公共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就业评估机制。二是研究探索工资、社保与经济增长水平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三是继续抓好15项24个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以及74个基本公共服务清单项目。在健康养老、医疗卫生等涉民重点领域,超前谋划并提前启动一批项目建设。四是修订《湖南省定价目录》,取消和下放大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政府定价。完善农产品价格调节机制,加强新近放开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监管。五是抓紧出台继续深入实施湘西地区开发战略的意见,进一步推进大湘西地区全面小康“三年行动计划”8大工程28个专项建设。同时,做好粮食收购等工作,稳定大宗农产品生产;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灾抗灾各项准备,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