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大网>人大文苑>文字之窗>正文

乡路

来源:冷水江市布溪街道人大工委 作者:陈慧中 编辑:redcloud 2015-07-09 07:24:00
湖南人大微信
公众号二维码
—分享—

 
我的家乡位于湘中腹地资水河畔的一个名叫布溪的小村庄,三面环山,一面依水,过去与外界连通靠的是一条又窄又弯的田埂路。尽管这里地处近郊,与冷水江市中心城区仅一江之隔,但上街须搭乘渡船,来回一趟得在河岸等半个时辰,办事很不方便。由于交通闭塞,除了经济落后,还遗留下了许多苦楚和辛酸的往事。那一年,邻里有位媳妇半夜难产,子宫大出血,急需送往市医院,可是赶到河边,轮船已停渡,只得从禾青镇绕道而行,一折腾,误了事,那孕妇在途中就咽了气。回想起来,至今刻骨铭心。
在我年少的记忆里,乡路是一部古老而破旧的书,深沉而单调,枯燥又乏味。
进入80年代,家乡划为市里的蔬菜基地,村民们由粮农转为菜农,经济活跃了,手头宽裕了。这时候,许多人家想盖新的红砖瓦房,但田埂路无法跑运输,挑砖担瓦靠人力实在费劲,于是大家自发组织自筹资金修路。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都参与义务劳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一条平坦的机耕道就修好了。有了机耕道,农用车、拖拉机派得上了用场,村民干起活来比过去节时省力多了。
到了90年代初期,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冷水江大桥的建成,给地处近郊的家乡带来了福音,使之与市中心融为一体,更具得天独厚的条件。村民们欢天喜地,又一次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但是,布溪人作梦也没有想到,好戏连台还在后头哩。
公元1992年5月,在全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经济的强力催发下,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冷水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布溪正式成立。从此,家乡的发展驶入快车道。
同年8月,布溪开发区的第一条主干道锑都南路全面硬化竣工。这条路全长511米、宽45米,它连结着冷水江大桥南端,既是家乡的黄金大道,又是我市江北、江南联动的延伸线,人称“希望之路”、“腾飞之路”。接着,体育东、西路又全线贯通。后来,大成街、大旺街、光明路、红旗路等相继修建。再后来,布溪东、西路砂石路面也开始动工。
经过开发,山青水秀的家乡就更美了。以前凹凸不平的山沟都填平了。村前大大小小的山头被推平了。通往村中的羊肠小道不见了。一条条宽阔街道纵横交错。一排排路灯辉相照映。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随着布溪开发建设的日新月异,一座现代化新城矗立在世人面前。在那四通八达的街道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处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人多了,车多了,人们对路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满足于有路出行,而且要求砂石路面铺柏油马路,要求背街小巷全部硬化,希望出行更加便捷。
自2005年以来,当地政府为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点来抓,想方设法筹措建设资金500多万元,将和平街、民祥街、光明路等12条背街小巷相继进行了硬化改造,使辖区内32家单位和6140户群众受益。特别是后来将布溪西路改造和锑都南路延伸,受到广大市民的普遍好评。更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市政府为方便市民们到青山公园休闲,还在山上新修了环山公路和若干条步行道。
久居故里,亲身感受了对田埂路无奈、对水泥路的向往、对致富路的追求。乡路的几经变迁,见证了社会的不断发展。假如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国家的繁荣昌盛;没有国家的富强,也就没有家乡的巨变。
如今,在我的眼里,乡路是一首欢快而跳跃的诗,每一行都是希望的延伸、幸福的延伸……
 
 

来源:冷水江市布溪街道人大工委

作者:陈慧中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