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岳阳市“三湘农民健康行”将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作为工作重点。为了解今年以来岳阳整治农村环境卫生的实效,日前,笔者分别去到华容县、岳阳县及岳阳经开区等地实地考察走访,深入了解当地农村环境卫生现状。
华容县:引导群众自发养成环保节能意识
走进华容县护城乡五星村,采访组见到几乎每家每户门前都有一个被隔成三份的水泥池。县政府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是该县按照“分类减量,就地‘消化’”的思路建设的分类垃圾池。每隔一天,村民都会把自家的垃圾分类倒进池子里,不可降解垃圾放进回收池,焚烧类垃圾放进焚烧池,可降解垃圾则放进沤制池。其中焚烧池和沤制池的垃圾可作为有机肥使用,回收池垃圾则由专人定期上门收取。
此外,该村还发动农户筹资投劳,建成户用沼气池120余口,计划明年续建400口,实现户均一池,由专业服务公司提供“保姆式”服务。
“屋里有自己的沼气池,外头有自己的垃圾池,还有人上门搞清理服务,在这里生活比在城里生活还舒服些咧!”正在干农活的张爹见到我们,很自豪的说。“现在我们自己都是环保人士,不允许哪个人破坏环境。”
近年来,华容县通过广播宣传、干部带头、评比引导、志愿者推进等方法,做好群众发动工作,提高了群众思想认识,实现了环境整治工作从“干部做”到“群众做”、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该县先后投入资金2700多万元,建成分类垃圾池9万多个,同时,加强农户用池培训与督促,做到建好一池,用好一池。
岳阳县:创新环保措施,大力度抓整治工作
“过去经常在家闻到垃圾焚烧的刺鼻气味,很不舒服。现在垃圾焚烧的难闻味道没有了,街道也有专人每天打扫,我们住着舒心,更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居住在岳阳县杨林乡的刘爹高兴地对我们说道。
据了解,在岳阳县中洲、新开、杨林等部分乡镇,投资10万元建成的环保型垃圾焚烧炉已经使用,这种环保型垃圾焚烧炉每天可处理生活垃圾6吨以上,实用、经济、高效,今后将在全县范围内进一步推广。
该县还积极探索垃圾处理办法,调度财政资金1000多万元进行环境整治,配备专职保洁员和垃圾清运员,对农户房前屋后和公共场所卫生一天一清扫。
此外,针对“卫生习惯改变难、垃圾分类处理难、经费投入保障难、工作长期坚持难”等问题,岳阳县既注重环境整治的全局性,又注重区域的差别性,建立了责任分区包干、垃圾分散处理、经费分级投入、工作分期考核的乡村环境卫生整治“四分”工作机制。
经开区:高标准开展一系列提质改造工程
“现在的农村道路变宽了,房屋变靓了,空气变好了,我们住在乡下感到很幸福!”岳阳经开区康王乡白湖村水果种植大户王建民自豪地说。穿行在该区乡间小道,放眼望去经过整治后的道路洁净无比,水塘清波荡漾,屋场干净整洁,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
今年4月份,该区召开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动员大会,提出了“实现全覆盖,进入全市先进行列”的总体目标。动员大会后,全区上下迅速形成了“区领导挂点创办、部门联点帮扶、乡村主力攻坚”的工作机制。
8月份开始,该区高标准开展了一系列提质改造工程。三荷乡对全乡境内116公里的6条主次干道进行了彻底清理;康王乡先后出动800余人对辖区内乌江等集镇和重点地段进行了全面整治;西塘镇对境内四条主干道的杂草进行了地毯式的清除。(责任编辑:陈柳)
来源:湖南人大网
作者:卢芳亮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