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健康事关民生,是推动农村事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会同县人大十分关注农民健康情况,并对此开展了有力的监督。2008年至今,通过开展“三湘农民健康行”、对全县卫生工作评议、省市采访团集体采访等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 “农民健康足迹”清晰可鉴。
新农合:为百姓撑起了一把“健康伞”
“年缴二十元,看病不犯难”。实践证明,自2006年会同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以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群众“就医难、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据统计, 2007年至2009年,该县新农合累计补偿金额为9068.9万元,其中住院补偿114367人次、补偿金额7632.4万元,群众对此都拍手称好。为进一步完善新农合政策,该县人大开展了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情况的专题调研,并向县人大常委会作了汇报,常委会做出了审议意见。农医部门根据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认真开展调研,组织人员到外地学习取经,大胆探索惠农举措,于今年6月25日制订了新的门诊政策,并于7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的门诊方案出台后,有效地降低了住院率,方便了群众就近治疗,小病小痛在村级,本级定点医疗机构就能解决,增加了参合农民的补偿率,参合农民群众得到了更实惠。很多群众反应:现在好了,新的门诊政策让我们得到了更大的实惠,提供了更多的方便。
医疗服务:为山区农民架起一座“健康桥”
今年,会同县人大常委会开展了对全县卫生评议工作,评议前,参评人员分组深入到乡镇开展调研,调查中了解到偏远山区广大村民“看病难”的问题特别突出。为此,人大评议组提出了“深入边远山区开展农村医疗服务活动,方便山区农民就医”的整改意见。为落实审议意见,县卫生局认真组织各医疗机构多次深入边远山区开展大型医疗服务活动,为他们送药、送健康。据统计,全县共派出35名医务工作人员,分别深入蒲稳、朗江、连山、金子岩等偏僻乡镇开展医疗服务活动,共为2471人进行了常规疾病的健康检查,健康指导1568人次,免费发放价值11058元的常用药品。同时,还发放了有关妇女儿童保健、免费婚前医学检查、艾滋病防治、职业病防治、手足口病防治、甲型HIN1流感防治、居民十大健康要点等宣传资料5000余份。服务活动得到了百姓的一致好评。该县连山乡村民阎定长激动地说道:“党的政策好哇,一大早上门来帮我们看病,免费发药,太感谢人大领导和医院专家们!”医疗下乡服务真正为农民真正架起了一座通往健康的“桥梁”。
专科医疗:彰显中医“国粹”特色
县人大在开展工作评议中,提出了“加强中医建设、方便群众就医”的审议意见。县卫生局围绕 “树名医、创名科、建名院”的战略思路,着力促进中医服务水平,并及时引进了脾胃治疗仪器,开设了“脾胃病中医”专科,让农民患者真正得到实惠,赢得了广大农民的赞誉。2010年6月19日,该县林城镇慢性胃肠病患者杨益香就专程到县中医院致谢,感谢该院脾胃病中医外治专科的蒋坤维和陈春龙医生治好了他多年的顽疾,盛赞脾胃外治疗法省钱、无痛苦、康复等好处。截止日前,该县中医院“脾胃病中医外治”专科共接诊住院病人365人次,门诊病人1823人次,得到了该县及周边县市广大患者的信赖。
项目建设:为农村医疗设施建设夯实基础
该县人大积极支持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并督促财政、建设、国土等政府职能部门加大对农村医疗项目建设的投入力度,为农民就近看病创造更好的条件,真正实现农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2010年,县人民医院新建13000平方米的外科大楼建设项目10月正式动工,堡子中心卫生院医技综合楼建设项目在7月底正式竣工并投入使用,8个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已全部开工,并争取到医疗设备中央投资480余万元,其中为全县25个乡镇卫生院配备急需的医疗设备300余万元,为全县345个行政村卫生室配备基本医疗设备180万元。农村医疗项目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当地农民就近看病提供了良好的医疗服务环境。如堡子镇卫生院,如今建成了花园式庭院,诊疗室整洁明亮、清静舒适,诊疗条件比以前大为改观。院长龙绍辉激动地说:“现在卫生院的条件好了,对当地群众的吸引力和服务能力也日渐增强,老百姓看病能安心、放心地就近治疗了。”
稿源:会同县人大
作者:粟烨 陈端象
责任编辑:陈柳
来源:湖南人大网
作者:粟烨 陈端象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