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省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中医药在为农民服务,解决农民在“看病贵、看病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统计,2008年全省中医医院门诊总量916.26万人次,比2006年增加136.43万人次。但中医药工作也面临着挑战,诸如投入不足、体制不顺、人才短缺等一些影响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2009年“三湘农民健康行”新闻采访团记者专门就我省中医药发展中的成就和瓶颈深入衡阳、邵阳、湘潭、岳阳进行深入采访报道。与此同时,一支由湖南中医药大学指导老师、专家、学生组成的10个志愿者队伍共计280人,将分别深入永州、怀化、湘潭、常德等10个农村服务地开展义诊、讲座及送医送药活动。
今年“三湘农民健康行”活动围绕“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三湘农民健康”这一主题,针对现阶段影响湖南省农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积极开展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宣传活动;督促各级政府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医药法律法规、加强农村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医务人员的中医服务能力;调研和督查中医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发挥作用的情况,提高中医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为农民健康服务的水平。
衡阳、邵阳、湘潭、岳阳等地以“三湘农民健康行”活动为契机,认真学习中医药法律法规,在加强农村中医药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医药特殊政策,促进中医药进农村、进家庭,提高农村的中医药服务可及性等方面作出很大的成绩。“三湘农民健康行”新闻采访团的深入采访和报道,广泛宣传了中医药文化,积极宣传了中医药学的研究成果,倡导形成全社会相信中医药、尊重中医药、支持中医药发展的良好氛围;活动的开展增进了民众对中医药的了解和认同,扩大了中医药的社会影响。
目前,我省共有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2112所,中医药从业人员5万多人。从整体上看,我省目前基本形成了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农村中医工作得到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机构得到进一步规范管理。但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现状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仍不相适应。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中医药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二是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严重不足;三是中医医疗机构设备设施简陋;四是中医药人才缺乏,后继乏人;五是中医药特色优势削弱淡化,服务领域出现萎缩;六是中医药管理体系不健全,体制不顺畅。
许多中医药专家、教授在接受新闻采访团采访时认为,造成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有关部门对中医药事业发展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没有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二是管理体制不顺,大部分地市卫生部门没有设立专门的中医药管理机构。三是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模式落后,创新不多,许多中医医院仿效西医医院的办院模式,没有根据自己的中医特色另辟蹊径,形成在西医夹缝中求生存的艰难境地。为此专家们建议,我省应站在保护传统文化的高度,提高认识,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进一步落实中医药的扶持政策,切实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加快人才培养,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努力发展中医药学术;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一体化,促进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最后要完善中医药管理体系,健全中医药管理机构。
稿源:湖南人大网
作者:陈柳
责任编辑:陈柳
来源:湖南人大网
作者:陈柳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