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大网>专题>正文

两会湖南好声音|剖析教育热点问题,蒋昌忠厅长答人民日报十问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作者: 编辑:王宇晨 2021-03-08 17:27:28
湖南人大微信
公众号二维码
—分享—

今年湖南会采取哪些措施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幼儿园”,如何推动新高考平稳落地,义务教育阶段如何减负……

两会期间,针对一系列教育热点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教育厅厅长蒋昌忠接受人民日报记者专访。

一,今年是湖南新高考元年,将如何推动新高考平稳落地?

蒋昌忠:新高考涉及面广、敏感度高,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可以说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

为了确保改革顺利推进,湖南已公布了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新高考选考科目要求、2021年考试录取方案等政策文件,组织开展了大量系统的培训和相关模拟演练,媒体朋友也帮我们做了大量的宣传解读。

从报名情况看,今年全省40多万考生的选科非常均衡,首选物理的人数占51.3%,首选历史的人数占48.7%,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最少的化学也达到18.7万人。这些都为改革的平稳落地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1月23日至25日,我们和第三批其他7省市一道,举行了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全省40多万的考生,按照新高考的流程,进行一次模拟测试。目前测试已经顺利完成,即将公布测试成绩,并开展填报志愿和投档录取的模拟演练。这次模拟演练,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考生提前适应、熟悉新高考的程序和环节,提高适应能力;同时通过对考试、阅卷及投档录取的全程模拟演练,进一步发现问题,完善措施,提升招生考试服务水平,为新高考平稳落地打下坚实基础。当然,这次适应性测试成绩、投档录取结果与正式高考没有相关性,这里重点提醒下考生们注意。

接下来,我们将梳理模拟演练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举措,加强招生考试能力建设,抓好考试设施设备的更新升级、考点的服务保障等,更好满足新高考需要。同时,继续做好新高考政策,特别是志愿填报、投档录取政策宣传解读,让新高考相关政策举措深入人心,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

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确保新高考平稳落地,为考生托起扬帆远航之梦。

二,如何在家门口有好幼儿园?

记者:学前教育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就近入园,入一个优质幼儿园,入一个便宜的幼儿园,今年湖南会采取哪些措施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园”?

蒋昌忠: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湖南省政府去年把增加25万个公办园学位列为民生实事项目,市州、县市区真抓实干,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实际增加了39万个,完成年度任务的155%,为群众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普惠学位。

下一步,我们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三方面发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幼有所育、幼有优育”的期盼。

1,努力增加学位供给。今年湖南计划新建、改扩建公办园280所,预计增加10万个公办园学位,确保到今年底所有县市区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在城区,重点加强新建小区配套园建设。在偏远农村地区,根据人口发展趋势和规模设立幼教点。总而言之,让更多的适龄儿童就近入园。

2,努力扩大普惠资源。去年,我们狠抓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已治理完成932所,用于举办公办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共增加普惠性学位21.4万个,目前,全省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6%,切实减轻了家长负担。举个例子,长沙市雨花区某小区配套民办园在政府回收前,保教费人均29000元一年,政府回收后,保教费降到7000元一年,不到以前学费的四分之一。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引导更多优质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3,努力提升保教质量。不管是公办园还是普惠性民办园,我们都要加大扶持和监督指导力度,解决好办园条件、教师配备、卫生安全、保教质量等问题。比如我们将通过积极引导、鼓励相关高校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加大幼儿园教师公费定向培养力度,填补幼儿教师缺口、提高幼儿园教师科学保教水平,让家长放心。同时,明确幼儿园的基本教学模式是游戏模式,综合治理小学化倾向,让孩子开心。

总之,我们要全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更加普惠的学前教育。

三,如何做到学生课后服务全覆盖

记者:日前,教育部提出要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我省在课后服务方面有哪些做法和探索?下一步将如何推动落实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

蒋昌忠:自2017年以来,湖南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了指导意见,制定了收费标准,明确了管理要求。全省先后有4000多所学校参与其中,并探索将校园阅读、艺术拓展、体育锻炼、科普制作、社团活动、学业辅导等融于一体,既减轻了家长负担,又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深受家长的欢迎。

开展中小学校内课后服务是一项复杂的民生工程。满足家长的差异化需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围绕课后服务全覆盖要求,加强调查研究,积极稳妥推进,努力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一是拓展实施范围。争取城区学校做到全员覆盖,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学校积极尝试和探索,努力做到不“缺席”。二是延长服务时长。鼓励各地适当延长课后服务时长,争取做到与家长下班时间基本同步,以“教育温度”解除家长“后顾之忧”。三是丰富服务内容。根据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搭建“基本服务 个性化服务”平台,切实提高服务质量,让孩子有时间、有精力、有兴趣参与到高质量的文体、阅读、科创等社团活动中。四是完善保障机制。课后服务在为家长解忧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学校管理和教师权益保障。我们将积极探索课后服务收费成本分摊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尽量不给家长增加额外负担。

四,义务教育如何精准减负?

记者:义务教育减负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如何做到精准减负?

蒋昌忠:“减负”这个话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其成因非常复杂,牵涉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方面面。但越是复杂,越需要冷静分析,系统研究,牵住“牛鼻子”,打好校内外联动减负的组合拳:

一是校内减负要防止“随意拔高”。要把减负的理念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防止无关内容“任性”进校园、进课堂。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不搞超前授课,超纲教学;统筹中小学校作业总量,控制作业难度,鼓励设置“无作业日”,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孩子,保护好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让家长更高质量地陪伴孩子。此外,要减少教师与教学无关的工作,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潜心教书育人。

二是校外减负要防止“人为抢跑”。一方面加强宣传引导,只有整个社会形成正确的成才观、成功观,减负工作才会有思想基础;另一方面,家长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少一些攀比,少一点焦虑,建立合理预期,别总是盯着“别人家的孩子”,多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同时,要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整治与规范,让他们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情况发生。

总而言之,推动义务教育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施策,集社会、学校、家庭之力,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五,教育如何为“三高四新”战略服务?

记者:“三高四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性、标识性概念,已传遍三湘四水,湖南教育如何助推“三高四新”战略落实落地,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南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蒋昌忠:近年来,我省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持续提升。“十三五”期间,全省高校围绕20条产业链新增 331个专业,主动服务国家“中国制造”“乡村振兴”和省委省政府“科教强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等战略,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20年底,全省高校共建设2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20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6-2019年,全省高校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73项。人才支撑能力更加强劲。2016-2020年,全省高校和职业院校共向社会输送博士、硕士毕业生10.43万人,本科、高职、中职毕业生275.17万人。这些都为“三高四新”战略落实落地奠定了基础,下一步,我们聚焦打造高质量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结构和科研成果转化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

一是重点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在支持原有4所高校继续进入“双一流”学校和学科的同时,推动湘潭大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建设,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将高校学科、人才、科研优势引向“三个高地”重要建设项目。

二是建设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高地。研制落实《教育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服务“三高四新”的意见》的实施方案,实施职业教育“楚怡”行动计划,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为职业教育融入功能板块和新兴优势产业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水平“湖湘工匠”。

三是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创新公派出国留学选派机制,引进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生源,加强孔子学院建设,积极推动高校同粤港澳大湾区深化交流合作,鼓励相关高校配合我省高铁、工程机械、养老护理等行业“走出去”。

六,乡村小规模学校今后怎么办?

记者: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保留并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湖南将如何做好这类学校的优化提质?

蒋昌忠:乡村小规模学校是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2020年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全省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和管理的意见》等文件,支持小规模学校健康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系统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工作。

一是做好经验推广。永州市新田县通过教学点合理布局调整,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提高了办学质量和效益,构建起了让群众满意的教育布局结构。我们将总结、提炼好新田经验,在全省推广学习。推广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不增加家长负担。

二是改善办学条件。对确定保留的乡村小规模学校进行校舍升级改造,编制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项目库,实施学校建设项目化管理,与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等相关工作衔接起来,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三是培养优质师资。持续开展乡村教师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工作,为乡村小规模学校定向培养优秀教师;专门设立乡村教学点教师培训项目,今年计划培训460名小规模学校校长和11000名小规模学校教师。

四是提升教学质量。加大对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学指导,推进乡镇中心学校和同乡镇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一体化办学,统一课程、统一考评。每一所乡村小规模学校都要有一所优质的城镇学校或完全小学结对帮扶。

七,补短板的“芙蓉学校”进展如何?

记者:“芙蓉学校”建设是湖南的重大民生工程,目前项目进展如何?下一步如何让芙蓉学校在优质均衡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蒋昌忠:芙蓉学校自2017年启动建设以来,全省上下积极联动、密切配合,目前,所有项目全部开建,48所学校已投入使用,在助力教育扶贫和大班额化解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点赞。

今年7月1日前,100所芙蓉学校将全部建成,预计增加学位14.6万个。

下一步,我们将在确保完成基本建设的同时,按照“六个好”的目标(即“好设计、好风格、好形象、好校长、好教师、好学生”),着力从四个方面切实加强内涵建设,把芙蓉学校建成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标杆。

一是抓师资配备。通过公开选聘择优选配校长,配齐配强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二是抓信息化建设。将芙蓉学校全部纳入教育信息化创新试点,培育“教育信息化示范校”,使其成为上联名校、下联村小的枢纽。

三是抓对口帮扶。组织优质学校对口帮扶芙蓉学校高起点办学,推动芙蓉学校与区域内薄弱学校共建共享优质资源。

四是抓评估考核。做好芙蓉学校验收奖励评估,建立不合格、不达标芙蓉学校的退出机制,推介一批典型经验,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同时,建立和完善后续投入保障、办学能力提升等配套制度。

八,湖南职业教育改革进展

记者:近年来,湖南职教改革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下一步,我们将如何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高地建设?

蒋昌忠:近年来,湖南着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一是事业规模稳步发展。全省现有职业院校569所(不含技工院校),在校生141.15万人,教职工8.17万人,其中高职高专培养规模居全国第5位、中职学校培养规模居全国第8位。二是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我省“双高校”数量、职业教育重要赛事、国家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专业教学资源库、教学成果奖等多项核心办学指标在全国排名靠前,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三是改革创新深入推进。2018年我省职业教育改革获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成为全国首批获激励的六个省份之一。2020年1月,省政府出台了《湖南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20年12月,教育部同意与我省共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高地。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部省共建职教高地建设,筹备召开启动大会,研制落实《教育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服务“三高四新”的意见》的实施方案,前瞻设计、系统谋划、分类指导,统筹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推动我省职业教育尽快成为全国职业教育集约集群发展、产教协同创新、铸魂强能育人、服务区域创新发展的标杆,重点在职教本科试点、普职融通、职教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产教融合型城市和企业建设、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等领域寻求突破,打造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样板。

九,校外培训机构如何治理

机制:在今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陈宝生部长表示,要大力度治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目前,湖南省培训机构治理成效如何?治理工作还存在哪些难点、堵点?

蒋昌忠:做好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事关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贯彻落实,事关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

湖南自2018年以来部署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建立了省、市、县、乡镇(街道)、社区五级联动,教育、人社、市场、民政、发改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专项治理工作机制,形成了治理合力;

二是基本摸清了全省校外培训机构底数,截至2020年底,全省有证有照校外培训机构9849所,对培训机构整体发展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

三是出台了《湖南省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湖南省规范校外线上培训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构建了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政策体系;

四是坚持集中整治与常态管理相结合,既抓日常管理,又每年开展集中整治,逐步实现了校外培训机构监管的常态化。

三年来,我省累计处理存在问题的校外培训机构15719所,其中取缔无证无照机构3968所,吊销办学许可证24所,查处违规到校外培训机构任教的中小学教师174人,校外培训机构乱象得到了初步遏制。

但是,目前校外培训市场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校外培训机构违法违规办学行为依然存在,特别是培训机构“卷款跑路”现象仍有发生;二是校外培训热尚未根本降温,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下一步,我省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一是持续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保持专项治理的高压态势。二是切实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课后服务能力,强化学校育人的主体地位,发挥中小学校在课后服务中的主渠道作用,减少中小学生对校外培训的依赖。三是着力深化教育领域各项改革,切实解决教育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理性看待青少年培养培训和成长成才。

十,如何传承红色基因?

记者: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们将如何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蒋昌忠:湖南是著名的伟人故里、将帅之乡、革命圣地,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老一辈革命家英勇斗争,前赴后继,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用好湖南的红色资源,发扬革命传统,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是全省教育系统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们将重点开展四项工作。

一是抓住红色历史主线,把党史讲生动、讲活泼。广泛开展学史讲史用史活动,通过阅读革命传统故事、观看红色电影、开展主题演讲、走访革命后代,到革命遗址祭奠、到红色景点研学等,让广大青年学生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对革命精神的感悟。

二是找准红色教研切入点,推进新型校校结对帮扶。围绕讲好新时代“半条被子的故事”,打造一批“红色文化”校校结对交流的标杆和示范。在这方面,长沙东郡小学率先与汝城县文明瑶族乡第一片小结对,在课程交流互动、校园文化融合等方面做出了成功探索。

三是发掘湖湘红色资源“富矿”,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发掘具有湖湘特色的爱国主义故事,充实思政课教学的鲜活素材,创新思政课形式与内容,用好纪念馆、博物馆、历史馆、爱国教育基地等湖南本土红色资源,打造“可行走的红色课堂”。

四是加强红色文化浸润,增强育人效果与合力。开展全省大学生潇湘红色故事讲述大赛、我是接班人——湖南省网络大课堂专题课程、千名大学生集体宣誓入党、“闪亮青春.青年党员讲述青年毛泽东故事荟”快闪视频大赛等,规范组织升旗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结合主题班会、党团日活动、开学第一课等形式开展体系式学习、融合式讨论等,用优秀的红色文化感染和激励广大学生,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王宇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