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大网>代表工作>代表履职活动>正文

【五级代表助力脱贫攻坚】易红科:做好乡村产业发展的领头雁

来源:红网 作者:肖依诺 编辑:黄飞飞 2020-12-23 17:36:04
湖南人大微信
公众号二维码
—分享—

前言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我省各级人大代表近年来开展了哪些扶贫行动?取得了什么样的扶贫成效?为了深度挖掘五级人大代表在积极履职担当、投身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生动事迹,湖南人大网推出《五级代表助力脱贫攻坚》专栏,与省直各媒体共同推介五级人大代表的扶贫故事,敬请关注。

图片

龙山县红岩溪镇木龙湾村,易红科(左)指导贫困户如何加工红薯淀粉。

12月21日,易红科来到湘西州龙山县红岩溪镇木龙湾村,指导村民实施红薯精细化加工。只见村部堆满成袋的红薯,新建的红薯淀粉厂里,村民们正忙碌地工作着。

这一路,易红科在四年间走了无数遍,却每次都让他感受到变化与欣喜。

“贫穷”曾是木龙湾村的主基调,贫困户种植家中一亩玉米,一年到头才600元,农业产业发展异常艰难。2016年,易红科参与宁乡经开区对口帮扶龙山县红岩溪镇木龙湾村工作,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以技术带动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旧貌换新颜。

易红科,46岁,宁乡人,长沙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宁乡市科鸿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宁乡市党员致富带头人,宁乡经开区对口帮扶龙山红岩溪镇农业产业发展顾问,宁乡市驻龙山县咱果乡科技扶贫特派员。2019年获得“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20年,他带动宁乡150户、龙山65户贫困户实施红薯产业脱贫,实现了参加产业扶贫的贫困户产业的大增收。

不忘初心 以党建引领脱贫

木龙湾村,位于红岩溪镇西北部,782人,有党员21人,下设两个党小组。全村总面积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30亩,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人均收入低下,属于国家级贫困村。

作为对口帮扶的农业产业发展顾问,易红科决定,扶贫先扶志,而扶志要先从支部建设抓起。发挥木龙湾村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引领脱贫攻坚;对木龙湾村党员进行培训指导,提升党员对产业扶贫工作的认识。

易红科常对村里的党员干部说:“要牢记党员身份,牢记党员责任,加强对扶贫工作的责任和担当。”而他,正是这句话最好的示范者。

扶贫路上条件艰苦。2017年,易红科在去往龙山县水田坝镇中湾村扶贫的路途发生车祸,妻子断掉3根肋骨,他受了轻伤,车子报废,但一周出院后,他又毅然赶往村里,“实在是放不下心。”因事情太多,有时去龙山,1000公里行程一天时间来回。有时开车累了,他就用矿泉水淋在头上使自己清醒。

这些都没能动摇易红科去龙山实施产业扶贫的决心,他常说,“我是一名农民党员,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当好脱贫致富的引路人。”

在他的影响下,村子里的党员干部逐渐解放思想、主动作为、示范带动,引领群众实施“自我造血、自主发展”的产业,成为了木龙湾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智志双扶 解放贫困户思想

初入木龙湾村,易红科记得,当时走访村民,与大家说起扶贫工作,村民们基本都“爱答不理,非常被动”。“现在,大家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做事勤劳积极。”他笑着说。

这些变化,得益于易红科“智志双扶”的工作做法。

要使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必须从转变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入手,首先要解决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

为了培养贫困户的自信心和奋斗能力,帮助他们克服依赖帮扶的心理,易红科向木龙湾贫困户引用当地实例,跟他们讲述一个失去双手的龙山人通过自己艰辛的努力,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故事。

“我想让贫困户知道,人穷志不穷。大山里的残疾人通过辛勤劳动,没有双手也可以发家致富,靠的是一种意志,一种自尊。”易红科说。

活生生的事例,深深激发了贫困户的斗志,下一步,易红科着力于“扶智”,即指导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技术。在木龙湾村,易红科通过十次的实地考证,结合当地红岩溪镇的市场,决定因地制宜发展红薯产业。他下到田间地头,为贫困户红薯种植技术培训提供示范性操作。

图片

在龙山县贫困户的红薯地里,易红科(左)和贫困户交流红薯的生产。

产业扶贫 走上自主发展之路

发展产业,始终是促进脱贫摘帽最为有力的驱动。

2017年,在中湾村,易红科推动建成了200亩的辣椒种植基地,产值达40万元,农户增收达4000元/亩,真正实现了中湾村贫困户打造自身造血功能,做到了造血式扶贫。

2019年,在木龙湾村,易红科指导形成了支部书记负总责,两个党员小组长包片负责,由党员包户负责红薯的种植面积的落实、生产技术实施、生产进度的责任制;实施采取购小型加工设备的方式,采取分散性加工,并指导贫困户实施精细化加工成红薯淀粉在本地销售;为木龙湾村提供80亩的红薯苗,带动40贫困户种植,其中贫困户总收益为30多万元,贫困户每户种植红薯两亩,平均收入为4230元,其中有20户达到9000元。村民纷纷表示,“因为红薯,增收了五六千元,这都要感谢合作社和易代表的帮扶。”到2020年,贫困户张百红的红薯收成更达3万斤,收益2万元以上。

红薯产业不仅赢得了老百姓的口碑,也在产业发展中抓好了村支部的建设,得到宁乡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张毅和龙山县委书记刘冬生的高度认可。刘冬生更是表示,要把木龙湾村的产业扶贫模式推为全国脱贫攻坚的示范点。

2020年4月,湖南省纪委走访龙山县木龙湾村贫困户时,对公司帮扶贫困户增收实施送苗、送肥、送技术、帮销售实现高增收的模式给予高度肯定。

2020年,木龙湾村红薯产业迎来新发展,合作社帮扶村里建设了薯淀粉厂。易红科欣慰地说,“这意味着木龙湾的红薯产业,已走上自主发展之路。”

来源:红网

作者:肖依诺

编辑:黄飞飞

本文链接:https://www.hnrd.gov.cn/content/2020/12/23/8746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