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大网>市县人大>永州>工作动态>正文

江华瑶族自治县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情况执法检查报告

来源:江华县人大 作者:吴淑红 编辑:redcloud 2020-11-10 15:33:58
湖南人大微信
公众号二维码
—分享—

  为助推《江华瑶族自治县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有效实施,2020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江华瑶族自治县人大牵头,从相关部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联合执法检查组,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平的带领下,执法检查组一行八人,深入我县河路口镇、界牌乡、大路铺镇、白芒营镇、农业农村局、蓄牧水产事务中心等单位采取察看现场、召开座谈会、走访调查等方式,就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情况开展了执法检查。现将执法检查情况综述如下:

一、做得好的方面(一)、宣传力度大,营造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自《江华瑶族自治县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实施以来,我县各级各部门认真组织学习、宣传《条例》的内容和精神,各职能部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采取学习考试、讲座辅导、举行知识抢答赛、公益广告、广播宣传、标语板报等形式,将《条例》内容活化,让大家入心入脑。各涉农部门、各大乡镇对《条例》中的涉农条款高度关注,在学习、宣传上下了气力,花了功夫。2019年7月以来,仅农业农村局就印发资料5万份,印发宣传横幅20 条,出动宣传车50 车次,召开乡村组会议10 场次,培训农民以及机防手1000人次。大路铺镇散发宣传手册200余份,张贴标语100余幅,结合森林防火工作对桔杆焚烧等条例内容展开学习与宣传。河路口镇利用赶集日,组织人员在超市门前、广场设置咨询台,向广大群众解答环保政策,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同时制作悬挂标语、横幅16条,在各村主要交通路口、人员密集场进行大力宣传。 (二)各职能部门认真履职,综合治理持续发力。 检查发现各职能部门均能紧紧围绕各自职能,对标《条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确保在各自领域最大限度地维护好农业生态环境。县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站位高,标准严,工作思路清晰,重点工作面上工作同步推进,运用不同的工作方式方法,措施策略形成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立体攻势”。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立足岗位职责,坚持依法行政,依《条例》施行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在组织领导、完善机制、技术指导、督促监管等方面精准发力,打了一场养殖污染治理的“攻坚战”。河路口镇注重因地因时精准施策,结合当地非法采矿、规模化养殖偷排粪污的行为时有发生的实际情况 ,重拳出击,召开了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推进会,每周安排工作人员不间断的巡查,治污工作力度非常之大。界牌乡针对养殖业分布密度大,整治压力大的实际情形,着力聚焦于养殖场排泄物治理,按标准进行排污处理,协助养殖户申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三)各职能部门精准施策,不断优化综合治理策略。 各职能部门在持续发力的同时,力求做到对症下药,结合部门职能特点,精准施策,并在整治过程中不断优化各项策略,力求各项治理措施既具操作性,又有科学性和实效性。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策略上注重一个“准”字,在建立机制、提供技术指导、活用政策杠杆、科学划定养殖区、强化生产监管等方面下了苦功,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制定了《江华瑶族自治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工作方案(2018—2020年)》《江华瑶族自治县禁养区畜禽规模养殖场关闭拆迁工作方案》《江华瑶族自治县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配套建设奖励资金项目实施方案》等操作性极强的工作方案;建立并完善了畜禽规模养殖监管责任台帐;严格生产备案管理,严要求进行综合评估;依托中央财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设,引入社会资本开启第三方畜禽养殖废弃物专业化治理模式,实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改造。同时,配合环保部门加大力度依法打击涉养环保违法行为。县农业农村局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策略上力求一个“精”字。一是精准建立监测体系。在沱江镇、大石桥乡、涛圩镇、涔天河镇、桥市乡等乡镇设立农业环境监测点七个,形成了日常监测、重点监测、跟踪监测“三位一体”的立体化监测态势。二是精准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数量。大力推广示范“农田水微循环利用”“稻田养鱼(鸭)”等新的模式和技术,引导做好循环利用,切实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数量。三是精准实施治本之策。积极发展有机农业,推广标准化生产,实施全程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全面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大力推进化肥使用量零增长,扎实开展外来物种灭除,严格农业投入品监管等治本之策的实施,充分体现了策略运用上追求一个“精”字。(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成效较为明显 。 由于宣传力度大,职能部门认真履职并做到精准施策,我县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一是自觉维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意识普遍增强。全县上至各级领导,下至农民百姓普遍认识到了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认识到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对于农业环境安全,对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进而确保人类身心健康,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的重大意义。因此,自觉维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意识普遍增强。二是农业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县农业农村局通过进一步提高农作物化肥利用率,有效的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实现节本增收,提质增效,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着力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升级改造的步伐逐步加快,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和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不断提升,养殖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门各自为政现象突出。农业面源污染涉及面很广,综合治理的部门很多。各部门虽然能立足于本职,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但基本上是各自为政,缺乏上下联动,同时互动,未形成合力,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治理的效果。 (二)、经费投入不足,不平衡。农业面源污染危害性大,特别是对人害的身心健康、人居环境的影响巨大,要彻底做好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工作,切实优化农业生态环境,必须确保较大的投入,特别是在治污设备的完善方面需有巨大的投入。但纵观而言,明显感到投入不足。就单位个体而言,县直涉农部门投入较多,乡镇部门投入偏少,治污投入呈现不平衡性。 (三)、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仍然严重。农业面源污染现象仍有发生,主要表现在:一是生活污水和垃圾排放对农村环境污染严重。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垃圾清运、转运车辆等环卫设施设备少,清运垃圾不及时。一些农村污水横流、垃圾随意堆放,污染问题严重。二是农用化学品施用量较高。据农业部门调查:全县农药平均施用量达到了0.289千克/亩,化肥单位面积施用量达到18.7千克/亩,这一施肥强度已经超过发达国家的安全上限225 kg/ha。三是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突出。我县年出栏生猪约在50万头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专业户逾千,规模化畜禽养殖产生粪便因排污设施不齐全,畜禽粪污的利用率不到三分之一,有的直排于河流和露天场所,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氮、磷等有害物质污染水源,加剧了土壤和水体、空气污染风险。四是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不高。据统计,2019年全县秸秆可收集资源量为25万吨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仅有50%左右。在农膜使用方面,全县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80余吨,由于缺乏完善的废弃农膜回收处置体系,地膜回收处理综合利用率不足40%。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统筹力度,形成部门合力。 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形成综合治理 的“立体攻势”,才有成效。因此,县委政府要加大统筹力度,及时调度,形成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治理设施。 各单位应切实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经费投入,完善治理 所需的必要设施设备、技术设备,物力保障等,为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 提供 有力的保障系统。 (三)、加大技术指导力度,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提供智力支持。 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比如,开展规模化养殖场排泄物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方案设计、技术路径实施,效果跟踪分析等,专业性极强。又如,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技术,渔业生态养殖技术等,都 极具专业性,我县 必须在这些领域集中专业优势加大技术指导,并接通“地气”。 (四)加大攻坚力度,确保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得以及时解决。 一是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宣传引导农户增施有机肥,大力提倡清粪水追施马铃薯“闷头肥”,广泛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开展旱地规模化种植绿肥还田,推广应用新肥料新技术;建立镇乡病虫监测点,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最大限度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二是抓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对禁养区内的养殖场要一律关停或搬迁。对今后兴办的畜禽养殖场,要事先通过严格的环境评估,杜绝产生新的污染源。三是完善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置体系。加强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集中贮放仓库的管理,力争全县回收率达到95%以上,处置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四是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继续推进有机肥加工业的发展。大路铺粪污综合利用项目要尽快建成投产,发挥治理效益,进一步提高我县商品有机肥加工量,提升畜禽排泄物的资源化利用率。新建一条生物质颗粒生产线。积极争取省级资金,新建一家生物质颗粒加工厂,利用农作物秸秆、废弃菌渣生产生物质颗粒等技术手段,提高我县秸秆综合利用率。 (五)加大综合治理力度,确保农业面源污染现象清零。 各部门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摆在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 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出问题清单,再以问题为导向,研究出更为切实可行、更为高效便捷的措施与策略;结合部门实际,高标准,严要求实施治理 ,不留“死角”,不留“余地”,想方设法在宣传、培训、农民专业技术组织体系建设、执法监管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措施和策略,并及时让这些措施和政策落地落细,确保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归零,确保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取得实效。

来源:江华县人大

作者:吴淑红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