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大网>市县人大>郴州>工作动态>正文

关于全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来源:北湖区人大 作者:何华兰 编辑:redcloud 2020-06-12 10:23:22
湖南人大微信
公众号二维码
—分享—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郴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专题调研的预通知》,为加快助推郴州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5月上旬,区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先后到鲁塘、保和等乡镇街道就全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北湖区位于湖南省东南郴州市中部,南岭中骑田岭北麓,气候为大陆性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全区土地面积826.8平方公里,平均降水量1553mm,区水系多以骑田岭为界分成湘江、珠江两个水系,岭北为湘江水系境内流域面积656.56平方公里,岭南为珠江水系境内流域面积170.24平方公里,在北湖区境内,湘江支流耒水控制集雨面积656.23Km2,占全区面积79.05%,珠江支流武水控制集雨面积173.92Km2,占全区面积的20.95%。年内降水主要分布在5-8月,汛期(4-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1.1%。根据北湖区行政区划和发展状况以及水系分布,将北湖区分为东北和西南两块。区内大的水系及水利设施基本集中在东北片区,水系开发利用程度较高;西南主要为山区,片区内主要为耒水流域郴江和西河以及武水流域及其支流的源头,水系开发利用程度较低。近年来,北湖区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山水名城·美丽郴州”的目标,利用本区水资源优势,借助打造西河沿河旅游观光带东风,筹资3.5亿元,全面实施西河综合治理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效。据区水利部门统计,目前北湖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工作有条不紊,重点是加强了四清水库和仙岭水库的管理。据了解,四清水库集雨面积31.2平方公里,兴利库容1760万方,设计灌溉面积2.5万亩,为增湖、涌泉、骆仙以及华塘油山、招旅、土坑下,保和花园、顶上,安和下风等乡镇街道共7万余人提供了饮用水源保障。仙岭水库集雨面积21.98平方公里,静态兴利库容1134万方,设计灌溉面积1.67万亩,为长冲工业园区及石盖塘片区企业近4万人提供了工业及居民饮用水源保障。

  二、存在问题(一)水资源分布不均。北湖区水系分布以骑田岭为源头,南面汇入珠江水系,北面汇入湘江水系然后又分为东西两个片区汇入西河与郴江,水系较为分散,主要集中于西南山区,而需水量较大的区域为北面平原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突出;境内水系较多而水库相对较少,导致有水却无法保水;中型水库集中在北面平原区,由于水库集雨面积较小无法蓄满水,形成了西南山区有水无库,北面平原地区有库无水问题,如仙岭水库就较为突出,即使东江引水二期实施后仍存在供水量不够需求量。(二)水安全现状不容乐观。 1、饮用水源地保护存在安全隐患。北湖区饮用水源地以湖泊型和水库型为主,其中四清湖水库总库容2220万立方米,在生产生活用水保障、发电、防洪、生态旅游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虽然北湖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总体情况较好,但受城镇生活污染、矿山生态破坏、农业面源污染、旅游导致生活垃圾污染、自然灾害(洪水)等因素影响,水源地及周边流域环境安全存在较多隐患、污染防治形势不容乐观。 2、生活用水保障方面存在困难。(1)供水难以保障。北湖区年内降雨分配不均,且区内只有3座中型水库和3座小一型水库,区内水厂存在季节性缺水,调蓄能力较低。如东北片区是北湖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主要工矿企业集中地,工业用水较多,除了中心城区,基本以单村供水为主,季节性缺水问题突出;西南片区以山区为主,但工矿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如鲁塘用水安全矛盾较集中,鲁塘河水量(河水下沉枯期干涸)和水质(水环境和自净能力较差)难以保障;郴江、燕泉河的水量问题,由于年内降雨不均衡,均存在丰水期水量有余,枯水期河床干涸问题。(2)水质难以保障。目前,西河、同心河和燕泉河的防洪标准与上级要求有一定的差距,水环境和水生态问题突出。同心河和燕泉河的水质目前仍然达不到城区河流水质标准要求,现同心河水质为三类,燕泉河为五类;同时,仙岭水库及其上游、西河、郴江水质分别存在矿山、农业面源污染导致水质保障率存在一定问题。(3)河道水环境监管有难度。一是城区河流监管难度大。北湖辖区内共有大小河流33条,其中5公里以上12条,流经城区的有郴江河、燕泉河、同心河。由于水环境监管方面还没有建立现代化的水污染防治监测系统,无法实现对河流进行动态监测。如燕泉河五岭大道段有个别排污口没有接入市政排污管网存在污水直排入河,同心河城区段上游河道有生活垃圾沉积,公交总站附近有饭店污水直排入河现象。二是乡村河道监管有难度。由于河道保护意识不强,平时的生活和生产污水和垃圾的排放入河,导致局部河道水系“脏、乱、差”,造成水污染,进而影响到河道的生物多样性结构。此外,一些河流流水被引导发电,造成原河道萎缩甚至断流等一系列水问题成为北湖区水生态文明建设路上不得不面对和突破的瓶颈。 3、水资源浪费较多。北湖区境内多年平均降雨量1466.5毫米,全区人均水资源7842立方米,总用水量21.33亿立方米。一些地方和单位节水意识不强,节水制度和监控手段滞后,节水技术工艺和设备相对落后,超计划取水、超定额用水等现象时有发生。据统计,2016年全市年人均综合用水量508.6立方米/人,较全国平均值438立方米/人高16.1%;万元GDP(当年价)用水量109.4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82.1立方米,较全国平均值(81立方米、52.8立方米)分别高35.1%、55.5%。 4、水资源研发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水生态关联产业发展不足。由于引水、供水工程不配套,河系连通工程建设滞后,城区河流与周边水系没有实现水的整体开发和综合运用,制约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据统计,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18.4%,较全国平均18.6%低0.2个百分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技术亟待突破。全区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仅在1.07%左右,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缺口较大,规模工业企业科研人数仅占规模工业从业人数的4.8%;支撑特色资源型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民生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转化和推广应用能力较弱,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54件)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8件),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领域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三、意见和建议(一)加强河长制工作,防治水污染。一是组织体系全覆盖。进一步建立健全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河长制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做到从区域到流域、从河流到水库的区、乡、村三级河长制全覆盖。二是履职考核全面化。要按照中省市区要求,立足我区河长制实际,以“一江三河三库”生态综合整治为重点,以生态建设“四大工程”为总抓手,坚持问题导向,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兼顾城市与乡村、开发与保护、建设与管理,抓重点,啃难点,科学制定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并将考核结果运用作为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以及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确保工作落实常态化、长效化。(二)严格取水许可,依法加强管理。取水许可制度是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手段,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一是对乡镇取水工程(设施)进行核查登记并录入系统;二是加大用水户取水许可管理,实行按季申请、审批制度,认真贯彻“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三是严格按照审批的地下水许可总量不得超过地下水的可开采量的原则,加大对城区自备井管理力度并持续跟踪到位;四是科学计量收取水资源费,加强各取水户的用水管理和节水意识;五是牵头组织实施湘江保护第三个“三年行动计划”,确保水质改善;六是严格用水总量管理,健全重点监控用水单位管理台账,对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单位和其他用水大户实行计划用水管理。(三)加大项目建设,改善水环境。加大项目建设,新建水源地及水系流域综合治理,合理划分饮用水保护区,积极治理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一是加大饮用水保护区项目建设。目前北湖区已完成四清水库和鲁塘镇竹子水饮用水2处“千吨万人”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 2020年,我区要按照省、市有关工作要求,加大北湖区饮用水源地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完成15处“千人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目前正在编制工作方案。二是加大污水治理项目建设。要按照上级要求,加快推进我区石盖塘、华塘、鲁塘镇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北湖区郴江流域(北湖段)农村生活污染源治理工程(以下简称郴江河项目)一期工程建设(湘财建二指〔2018〕54号)。同时,要积极向上争取,开展郴江河项目二期工程争资立项,进一步推进全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推进仰天湖瑶族乡屋场坪村含砷废渣及砷污染土壤综合治理工程,推进石盖塘工业园区和鲁塘石墨矿产业园区两个水资源节约与保护工程,统筹城乡发展,确保完成年度任务。(四)加大技术引进,推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要加大技术引进,加快江源水库验收以尽快交付北湖区政府投入使用,破解北湖区经济增长过多依赖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的瓶颈,形成以市场为导向、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引领发展动力和开放崛起发展方式体系的形成,加快发展与水生态相关联的生态绿色产业,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一是对生态良好的河湖库,突出保护措施;二是对生态恶化的河湖,突出治理措施。通过防治结合,上下联动,到2020年底,基本解决河湖垃圾和黑臭水体问题,全区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全区河长制管理实现常态化、长效化,为建设“五个北湖”打造“一核四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郴州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作出贡献。

来源:北湖区人大

作者:何华兰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