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大网>市县人大>郴州>工作动态>正文

关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休闲旅游目的地的探索和思考

来源:北湖区人大财经委 作者:邓艳红 编辑:redcloud 2019-12-30 15:32:29
湖南人大微信
公众号二维码
—分享—

  近年来,北湖区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紧贴“锦绣潇湘、别样郴州”旅游形象,深入挖掘“水月北湖·康养百福”旅游文化内涵,强力打造休闲旅游,旅游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全区有国家4A级景区1家——龙女景区,国家3A级景区4家——小埠南岭生态城景区、爱尚三合绿色庄园景区、四清湖景区、仙岭湖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1个——四清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并有省工业旅游示范点1家,省五星级乡村旅游点7家,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16家,3星级以上旅行社4家,成功创建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全国自驾游目的地。2018年全年共接待游客1030万人次,同比增长1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3亿元,同比增长25.2%。并获得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区、精品旅游线路强县、全国优秀自驾旅游目的地等荣誉,郴仰公路被评为全国自驾旅游标准化景观大道、自驾游示范公路。

  一、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 (一)以规划为引领,构建全域旅游格局。牢固树立精品、特色意识,按照“全方位、宽视野、管长远”原则,坚持高标准规划,着力打造全域旅游规划体系。一是坚持科学布局定位。把旅游产业作为全区重要战略主导产业和民生产业,依托中心城区区位优势和城乡资源禀赋,提出打造大湘南旅游集散地和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区的发展目标。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五年见成效”的总体部署,不断完善全区旅游规划体系,构建“一核两带三区”全域旅游空间布局,即城区旅游综合集散服务核,西河旅游风情景观带、仰天湖草原旅游发展带,美丽乡村民俗体验区、生态山水深氧休闲区、林邑康养旅游度假区。通过构建生态旅游大格局,整合革命红色生态旅游、森林绿色生态旅游、文化古色生态旅游,全面提升全区旅游产品的档次。二是完善规划体系。在对《北湖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完善的基础上,坚持从区位选择入手,结合北湖生态旅游资源分布状况,突出市场导向,寻找生态旅游景观、设施与服务在空间和资源上的最优配置,并注重与其他县市区之间规划的整体性、互补性与协调性。三是突出规划建设重点。重点抓好我区碧桂园龙女温泉小镇、仙岭湖温泉文化产业园、小埠体育(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等3个特色小镇项目规划建设。小埠体育(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定位为“体育+旅游”模式,打造集旅游、休闲、运动、养生、健身于一体的重要基地。仙岭温泉文化产业园以文化旅游为主导,以产业为支撑,集文化艺术教育、温泉康养会展、特色主题景区、田园综合体、特色人居小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文旅温泉特色小镇。龙女康养旅游特色小镇将建设以康养产业为核心,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两翼,配套建设学校、高端住宅和商业区,共同打造中南地区高端康养旅游特色小镇。三个项目均聘请了国内国际知名规划设计单位进行高标准规划,依托城区近郊的温泉旅游、体育休闲等资源,坚持康养和休闲旅游业方向而实施的,确保通过“小城镇、大战略”,带动城市郊区发展。 (二)推进项目建设,完善旅游配套设施。采取“大手笔描绘,大资金投入,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大对龙女景区、小埠南岭生态城、仙岭温泉文化园等重点景区的开发扶持力度,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稳步发展。龙女景区在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省“两型”示范景区的基础上,加大了提质改造力度,近年先后投入10多亿元,启动和完成了龙女大道、柳毅大道、龙女寺广场和民俗文化园等项目建设,景区各项设施进一步完善;仙岭温泉文化园福泉大道、五星大道、仙岭体育休闲公园和仙岭通途汽车营地等项目先后启动建设,仙岭片区产业带动优势进一步凸显;西河风光带产业布局、驿站改造等项目相继启动,为乡村休闲旅游增添了新的活力,推动旅游厕所革命,近三年共计新建(改建)旅游厕所59座,白石岭游道等景区提质项目稳步推进,全区旅游基础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同时,计划三年内完成重点景区、重要旅游线路、主要商业街区旅游厕所改造升级,实现“数量充足,干净无味,使用免费、管理有效”的目标;以郴仰公路创建国家自驾旅游公共服务标准化景观大道为抓手,新建了自驾旅游客服中心、自驾旅游集散中心、自驾旅游救援中心,规范交通警示标志,完善自驾旅游标识标牌、宣传牌,对通景公路进行绿化美化,进一步增强了自驾旅游的吸引力;加大对龙女景区、小埠片区、仙岭温泉文化园、西河风光带等重点景区的开发扶持力度,引进碧桂园集团、粤泰集团、首旅集团等旅游战略合作伙伴,着力开发龙女康养小镇、仙岭湖文旅小镇、小埠体育(运动休闲)小镇和仰天湖高山草原景区等大型产业项目,提升北湖旅游业的辐射带动能力。 (三)以节会为平台,创新品牌营销方式。以举办第七届全国自驾车旅游峰会为契机,大力开展旅游宣传营销活动,唱响“水月北湖、康养百福”旅游品牌。一是举办好第七届全国自驾车旅游发展峰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省内各市旅游部门相关负责人等287人参加,邀请了中新社、湖南经视、南方卫视等30多家媒体宣传报导,进一步提升了北湖旅游知名度。二是举办好乡村旅游节会。先后举办了葡萄节、蜜蜂节、禾花鱼节等一系列乡村旅游节会,并通过微博、微信、红网等社交媒体广泛宣传,进一步提升了北湖乡村旅游知名度,拓展了省内外旅游市场,并带动当地特色农副产品销售。三是做好旅游产品开发。积极构建一句宣传口号、一张手绘地图、一个公众号、一本宣传册、一台情景剧、一首主题歌等“七个一”旅游文化综合体,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品牌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进一步挖掘义帝文化、民俗文化、福文化、仙文化内涵,加强地域文化作品创作,形成北湖独有的旅游文化底蕴。大力挖掘红色文化,整合龙广洞苏区、邓华故居等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打响北湖红色旅游品牌。按照“月月有活动、场场都精彩”的思路,开展特色旅游活动,积极承办国际汽车场地赛、山地自行车赛、西河绿道彩色跑等大型活动,大力发展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等旅游新业态。四是创新营销手段。近年来,围绕“锦绣潇湘、别样郴州”和“水月北湖、康养百福”旅游品牌,紧抓高铁沿线城市旅游市场,大力开展市场推介活动。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旅游推介会、旅博会等宣传推介活动,充分利用北湖旅游网、龙女景区官网、手机报等媒体,大力宣传推荐北湖旅游、美食、休闲等产品,提高北湖旅游知名度。结合区内旅游资源特点推出了葡萄节、仰天湖禾花鱼米丰收节、仰天湖杜鹃花节、西河风光带千人骑行等活动,极大的扩大了北湖旅游影响力。

  二、工作思考与建议 (一)坚持政府主导,推动旅游业改革创新发展。一是完善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坚持规划引领,进一步修订完善北湖区旅游总体规划、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全面考虑产品定位、功能布局、线路安排、要素配置、产业管理等内容,明确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全面发挥“旅游+”功能,促进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拓展旅游产业面,拉长旅游产业链,提升旅游产业全域辐射带动能力。二是创新投融资体制。加大集体土地以出租、入股、转让等方式有序流转的力度,吸引社会社会资本与行政村合作共建项目;引导支持农民成立旅游服务公司或农民协会,采取“公司+农户、”“协会+农户”等合作形式,增强农民抱团发展和抗风险能力;运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手段,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标识标牌系统、停车场、精品度假酒店、客栈(庄园)等休闲设施。 (二)完善旅游要素,进一步夯实全域旅游发展基础。按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标准和要求,扎实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发展根基。一是推动旅游厕所革命。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旅游局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计划,完成重点景区、重要旅游线路、主要商业街区旅游厕所改造升级,实现“数量充足,干净无味,使用免费、管理有效”的目标。二是推动民宿业提升。结合北湖区自然生态、人文景观等资源,以及农事体验等农业生产活动,以西河风光带、郴仰公路沿线乡镇、街道为重点,稳步推进旅游民宿产业发展,打造20家精品旅游民宿。三是推动旅游要素提质。加大对龙女景区、小埠南岭生态城、仙岭温泉文化园、西河风光带、仰天湖等重点景区的开发扶持力度,重点打造大仰天湖片区旅游经济圈,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全面提升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快建设以住宿、餐饮、商品、娱乐、泊车、通讯服务为重点的旅游大格局,促进景区提质升级,提升大仰天湖片区档次与知名度,打造世界级的旅游名片;着力兴建绿心童乡、通途旅游汽车营地等大型产业项目,提升北湖旅游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完善道路景区沿线旅游标识、标牌和停车场,加强景区供水供电、网络通信、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4G网络城乡全覆盖、重点景区免费WIFI全覆盖;以北湖区自驾旅游试点区的成功创建和北湖区郴仰公路全国自驾旅游示范路的创建启动为契机,完善自驾游服务体系,同步推进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做到全区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功能完善齐备。四是发展智慧旅游。推进旅游+互联网,实施智慧旅游建设工程。完成与郴州市旅游数据中心、旅游监管指挥中心、景区动态监测系统的接入对接,完成子系统建设,建立旅游城市大数据合作联盟,完成建设旅游运行监管及安全应急管理联动指挥平台、旅游行业管理平台、旅游市场营销管理平台,实现“在线游、在线行、在线购”。加快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推进旅游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三)实施“旅游+”行动,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根据全区旅游产业发展实际,选择“旅游+”的优先领域重点突破,着力抓好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新业态培育、两型旅游示范等工作。一是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发挥旅游综合产业优势,主动融入国家、省市战略,推动旅游业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加速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和旅游产业园区,形成以旅游为核心、以文化为内容、以生态为基础,以金融为支撑、以科技为动力的五位一体的产业融合发展体系。重点推进旅游+城镇化战略,加快推进旅游+文化、旅游+美丽乡村建设,培育全域旅游区,开展国家旅游示范基地和示范城市创建,加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力度,加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打造特色旅游小镇和古城古镇古村群落,促进农村人口成规模地向旅游小城镇转移。二是新业态培育。推进旅游+新的生活方式,不断拓宽“文”、“商”、“养”、“学”、“闲”、“情”、“奇”等旅游发展新要素,加快培育旅游新业态和新产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健康养生基地、研学旅行基地、体育旅游基地、探险旅游基地、旅游装备制造基地、科普旅游基地,积极培育自驾车房车营地、低空飞行、康养旅游、老年旅游、特色民宿、购物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户外探险游、休闲度假等新业态产品。三是两型旅游示范。推进旅游+生态文明建设,加快两型景区、生态文明旅游示范区和绿色饭店等的建设,保障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到2020年,建成生态旅游示范区及两型景区5家,绿色饭店及两型饭店15家。 (四)打造旅游品牌,全力创新旅游产品供给业态。充分发挥北湖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奇特、天然地热温泉的山水生态资源优势,精研旅游产品,打响“水月北湖、康养百福”旅游品牌。一是创建品牌景区。积极推进景区品质提升,全力推进龙女康养旅游小镇、小埠体育特色小镇、仙岭温泉文化产业园、仰天湖高山草原、小埠绿心童乡等项目建设,打造好塔水村、花园村、石山头村、红花村、介木山村等1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深入开展星级乡村旅游点、星级饭店、星级旅行社等创建工作,建设西河风光带、四清湖、仙岭湖等一批水利风景区,让北湖秀水山川处处皆诗画,全域是风景。二是开发旅游产品。积极构建一句宣传口号、一张手绘地图、一个公众号、一本宣传册、一台情景剧、一首主题歌等“七个一”旅游文化综合体,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品牌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进一步挖掘义帝文化、民俗文化、福文化、仙文化内涵,加强地域文化作品创作,形成北湖独有的旅游文化底蕴。大力挖掘红色文化,整合龙广洞苏区、邓华故居等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打响北湖红色旅游品牌。按照“月月有活动、场场都精彩”的思路,常态化举办杜鹃花节、西瓜节、葡萄节、禾花鱼米丰收节、天湖草原帐篷节、“盘王节”等特色旅游活动,积极承办国际汽车场地赛、山地自行车赛、西河绿道彩色跑等大型活动,大力发展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等旅游新业态。

来源:北湖区人大财经委

作者:邓艳红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