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大网>市县人大>长沙>工作动态>正文

宁乡市人大:密切新时代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来源:宁乡市人大办 作者:谭永华 编辑:redcloud 2018-11-20 10:18:43
湖南人大微信
公众号二维码
—分享—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思想的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中“加强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和“使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等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下,宁乡市市乡两级人大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市委统一领导下,明确以建设对党忠诚的政治机关、全面履职的工作机关、密切群众的代表机关、人民满意的权力机关为目标,创新开展乡镇人大阵地建设标准化、人大工作制度化、代表活动经常化的“三化”建设,推行“六个一”代表履职活动,集中组织各级代表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抗洪救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等主题活动,代表联系群众的紧密度和实效性得到明显提升。

  为深入研究和探索新时代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理论成果、实现路径、工作实效,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我们以宁乡市市乡两级人大工作实践为基础,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开展走访座谈、听取群众意见等形式,专题进行理论研究。

  一、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

  将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明确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两个机关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进一步凸显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和要求,扩大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体现了党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的高度。

  1. 制度内涵的科学拓展。作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内涵十分丰富,发挥的作用是根本性、决定性和长远性的,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从特征认识来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在于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深植于人民群众之中。从工作定位来看,人大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密切联系群众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真实实践,是新时期党经受“四个考验” 、化解“四个危险”的有效途径,是国家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后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要求。从措施指向来看,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印发了《关于完善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制度的实施意见》,这表明党中央已经把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民意的重视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阶段,顺畅民意表达将成为近期我国民主政治改革的方向。

  2. 代表作用的实践指向。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是对人大代表宪法职责的回归,是对代表谁、依靠谁、紧密谁的实践升华,为新时代的代表作用发挥指明了具体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要求,对坚持人民民主的国家权力机关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代表机关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两个机关”建设目标之一,保持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是代表机关建设的核心内容。人大工作要抓住代表作用的发挥,代表要充分激发与人民群众保持天然联系、在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联系中的独特优势,将密切联系群众作为依法履职的前提基础和关键环节,沉下心来扎扎实实了解民情、听取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真正把履职之根融入时代主战场、扎在群众厚土上。

  3. 人大使命的时代要求。作为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渠道和平台,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充分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地位,通过人大“代表机关”建设的深入推进,更高质量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牢固树立人大工作创新在基层、活力在基层、经验在基层的代表和群众理念,真实构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渠道机制,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以人民监督政府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国家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要团结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对照新时代的新要求,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不够经常、不够深入、实效不够明显的问题依然突出,荣誉代表、会议代表、隐身代表在一定程序上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 代表与群众之间的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在思想认知上,一方面受长期以来官本位思想影响,人民群众不会过多向基层普通民众身份的人大代表主动反映问题建议,对代表联系的渴求度不大;另一方面基层普通民众的人大代表,没有太多资源和信心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可以提供给群众的产出成果不多。在方式目标上,集中表现在群众注重自身单独利益诉求与代表注重普遍性热点问题调研之间的矛盾,群众期待快速解决实际问题与代表依法不处理具体问题且长时效严程序之间的矛盾。

  2. 部分领域的民主法治建设进程较为滞后。全面依法治国虽然取得了重大成果,但在宪法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学习宣传贯彻上依然任重道远。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的制度设计、法治运行和代表地位的认识理解不深,且群众通过代表反映出的利益表达和诉求解决机制不畅,导致绝大部分的群众尚未形成通过人大和代表渠道有序参与政治的法治习惯;部分地方党委政府对人大代表在联系群众、汇集民意中发挥作用的认识不够,结果运用不多,未形成民意采集、分析、利用的有效机制,政府依法接受人大和代表监督的自觉性和实效性存在差距;代表联系群众、政府办理代表建议缺少具体明确的法律规定,依法履职责任监督和违法惩处缺乏刚性限制要求。

  3. 人大自身建设仍然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代表组成的范围广、身份多、分布散,统一管理和制度约束难度较大;县级人大常委会法定职责较多,乡镇人大主席团成员尚无一人实行专职,加之受人大“二线”思维影响,县乡两级人大无力精细管理好庞大的代表队伍,具体表现为代表活动阵地建设多、督促代表联系群众少,制定办法多、跟进落实少,口头喊得多、实际行动少;县乡人大激发代表联系群众积极性的办法不多,代表集中联系群众活动形式单一,经费保障等服务不够到位,代表汇集和表达民意的机制仍不完善,人大工作整体创新力不强。

  三、密切代表与群众联系的对策建议

  栗战书委员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思想会议上强调,要通过学习,坚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信,不断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完善发展。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新时代使命和重大实践课题。

  1. 全面优化党委领导的人大履职环境。在党委的集中统一领导下,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真正打通、有机统一起来。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摆到人大工作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确保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正确方向。各级党委要持续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将宪法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列入集中学习内容,提高对代表作用发挥的认识,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对人大及代表的地位认同,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媒体、专题讲座、代表走访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人大知识进课堂、进社区,宣传推介代表联系群众的典型事例,探索向群众发放代表联系卡,引导群众与代表实现“双向联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两个关键群体,增强人大意识和法治意识,促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 全面激发代表联系群众的行动自觉。严把代表选举关,在推荐代表候选人和联合审查过程中,更加注重候选人的政治担当和履职热情,特别是对连任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情况进行评价审查。严把代表教育关,把代表履职意识的教育培养摆到首要位置,更加通过典型励志教育、制度自信教育、实践交流教育等形式,有针对性的提升代表政治素养、法治水平、担当意识、群众工作方法和意见筛选整理能力,全面提升代表的政治意识、代表意识和选民意识。严把代表激励关,持续开展优秀代表评选表彰活动,定期录播“代表之声”和“代表访谈”等媒体节目,探索在人民代表大会上安排代表典型发言,加快扩大代表信息公开,逐步推行代表向选民承诺演讲,切实保护和实现代表合法权益及合理诉求,增强代表的价值实现感。严把代表履职关,扩大代表知情悉政面,推动代表履职档案“记录簿”向“成绩单”转变,定期向全体代表和所在选民或选举单位通报代表履职情况,从严从实推动代表向选民述职测评,对履职不到位的代表进行约谈或劝辞。

  3. 全面优化代表联系群众的保障服务。着力健全代表活动平台,统筹推进乡镇五级代表活动室、代表接待群众窗口和村(社区)代表联络站建设,真正把其建成代表服务群众的“联心站”、代表提升素质的“加油站”、代表改进作风的“示范点”。着力提升组织协调能力,进一步加强代表联络工作机构、代表服务中心、乡镇人大主席团、代表小组的工作和建设,紧扣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地方实际重点,有针对性的多给代表联系群众派任务、出题目。着力优化代表履职保障,明确代表经费的使用范围和补贴明细,健全代表持证视察、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的制度,设立代表热线电话随时提供全面优质服务。着力构建全过程群众反映问题办理机制,对通过代表走访、代表接待群众信访、代表履职调研、代表持证视察等方式收集的群众问题建议,分别采取由乡级人大汇总交办、提交县级代表联络工作机构交办、写入代表建议交办等办法解决,明确承办单位责任和问责措施,推动“多方督办”和“刚性督办”,及时向群众反馈办理结果,公开评选人民最满意的十佳优秀办理案例。

  4. 全面深化代表联系群众的方式创新。分类提高代表联系群众质量。在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工作评议、专项检查等人大集中履职活动中,创新形式动员更多代表积极参与,改进调查作风,更加注重深入群众一线中开展调查研究;在公职人员代表开展履职服务、企业业主代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等工作联系中,更加注重帮助群众解决具体问题;在代表单独进行的走访慰问、脱贫攻坚等活动中,更多开展民意收集、政策落实和人文关怀。全面提升代表主题活动实效。紧紧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突出“三大攻坚战”、脱贫攻坚、转型创新发展、重大民生事业等重点内容,动员全体代表广泛开展主题活动,有目标、有重点、有职责、有考评,鼓励开展“一乡一特”的代表服务。搭建更加便捷高效的联系平台。全面推进“智慧人大”建设,创建代表联系群众的网络和手机平台,构建群众意见建议办理的协调对接平台、代表履职情况的工作监督平台,推行代表民情收集月报制。

  5. 全面构建代表联系群众的常态化机制。完善建立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坚持全局性思维和精细化管理,制定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意见,明确目标任务、重点内容、程序规则及职责措施,配套相关操作办法,压实具体落实责任和监督问责举措。县乡人大坚持每年至少听取和审议一次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报告,并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相关情况。实现专门机构和专人监管。代表联络工作机构和相关工作人员,要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重要途径,切实承担监管服务职责,适时掌握代表活动、联系情况、意见收集、建议办理的动态信息,开展信息汇总、整理、反馈、分析和实效评价,发现问题及时跟进整改,扩大过程和结果公开,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注重代表文化培育。坚持正面激励、示范引领的工作导向,以精神强信念,以气度扩视野,以活力促发展,倡导人大代表发扬“一线”工作状态,敢亮身份、敢挑重担,多“进村子”、“串门子”、“结对子”,加快形成“讲政治、循法治、为人民”的代表特色文化。(作者系宁乡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

来源:宁乡市人大办

作者:谭永华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