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大网>湖南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议案建议>正文

关于长株潭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来源: 作者:李东林 编辑:redcloud 2018-01-25 15:41:00
湖南人大微信
公众号二维码
—分享—

  一、建议背景

  人才强省,人才强企,已成为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共识,湖南省近年来已出台多项人才政策,打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有助于企业吸引优秀人才,增强企业竞争力。但目前从我省人才结构及企业需求来看,高端技术型、产业紧缺型人才缺口人仍然较大,难以满足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人才需求,也尚不足以支撑湖南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以株洲市某轨道交通领域大型企业为例,正面临着一流人才存量不足及增量受限的双重困境:一流技术人才引进乏力、名牌大学毕业生吸引力显著下降、热门专业招聘难度陡增以及招募人才的创新能力急剧下滑,人才现状与其作为行业一流企业定位渐行渐远,形势十分严峻。

  二、原因分析

  导致目前现状的原因主要来自地域劣势、周边城市群虹吸效应、内部协同效应不充分等三个方面:

  (一)内陆城市的地域劣势降低了人才吸引力度。

  首先,内陆二三线城市给予一流人才的人生预期(即未来发展可能性与选择多样性)严重受限,大幅降低其就业意愿。一流人才由于长期集中在一线城市学习与工作,优越的生活硬性条件及人文软环境导致他们对个人生活方式与工作平台的期望较高,很难将内陆二、三线城市作为自己的求职选择。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近90%的毕业生倾向在一线城市就业。其次,生源及就业观念的变化加剧了就业地域的偏好选择。中国一流大学学生中的中产以上阶级子弟比例不断攀升,如清华大学中来自农村的生源已经从30%下降至17%,北大的农村子弟仅占一成,对于他们而言没有太多的经济负担,工作对于他们而言不再是谋生的手段;90、95后的新生代毕业生就业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而是更在意工作的体验和兴趣,因此就生活品质和就业理念而言,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在紧跟潮流、富有变化的一线城市发展。

  (二)湖南地区面临珠三角、长三角和武汉等周边城市群的人才虹吸效应。

  近年来,伴随着高铁、航空、城际交通的飞速发展,无数大中小城市因交通进步而紧密串联,人、财、物在城市间、地区间的流向更加便捷、高效,中国城市的竞争格局发生显著变化。

  对处于资源吸聚阶段的大城市而言,交通的进步使实力相当的两个城市对资源的争夺更加剧烈,如长沙与武汉,人才竞争异常激烈,在人才政策上均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比如下:

  城市

  政策

  武汉

  长沙

  落户

  进一步放宽大学生落户条件(一是放宽年龄限制条件:博士、硕士研究生毕业不受年龄限制,本科、专科学历放宽至40周岁;二是取消择业期限制条件;三是取消就业创业限制条件:落户与就业创业政策“全脱钩”。)

  零门槛落户(新落户并在长沙工作的全日制毕业生)

  住房

  提供人才公寓

  建设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让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以低于市场价20%租到租赁房(如属于合租的可低于市场价的30%)

  博士、硕士提供购房补贴

  新落户并在长沙市域内工作的全日制博士、硕士毕业生(不含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年龄35周岁以下(含),首次购房后,可分别申请6万元、3万元的购房补贴。

  补贴

  ---------

  博士落户2年每年补贴1.5万,硕士1万,本科0.6万元。

  其它

  在全国率先出台大学毕业生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专科生4万元,本科生5万元,硕士生6万元,博士生8万元

  发放人才绿卡,含出入境服务、购房服务、医疗保健等等十大服务内容。

  长沙和武汉人才争夺战的根本原因在于,交通的便捷使珠三角、长三角等超级城市群变成强力磁场,虹吸效应放大,资源被大城市不断吸走,内陆城市短期生产要素面临流失。

  (三)长株潭内部人才抢夺日益激烈,人才协同效应不佳。

  在长株潭地区面临外部超级城市群资源虹吸效应的同时,在长株潭内部也存在人力资源分布不平衡、活力效率激发不充分的问题:一是区域人才结构不平衡。长沙、湘潭、株洲在发展环境、高技术产业集聚能力、人才的吸引力等方面存在天然的差别,长沙地区人才资源丰富,财政能力更强,政策力度较大,对株洲、湘潭等周边地区带来“虹吸效应”,不利于长株潭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二是人才体制机制不完善。长株潭现有的人才管理体制协同性较差,政策落差较大,“碎片化”现象突出,难以形成政策合力,如何将长沙市的人才政策更好地辐射到湘潭、株洲,提高长株潭乃至整个湖南省地区的人才吸引力和资源配置效率,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建议措施

  (一)倡议长株潭人才政策一体化,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协同发展。

  今年,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战略,对标全球打造“中国硅谷”,并且明确广州、深圳、东莞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东莞的发展首次被放到与广州、深圳两个国家中心城市同一平台去谋划推进。 这表明,城市群组团发展已成为中国城市当下乃至未来的重要走向。因为城市群更好实现了产业发展资源更强的聚合效应,群中各个城市可以彼此间进行资源互补,形成更具效率和价值的产业链条。以核心大城市带动周边二三四线城市经济的发展。

  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战略已经推行多年,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与珠三角、长三角的发展速度和力度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必须转变观念,加紧变革,否则湖南未来的区位劣势将更加尴尬,北有郑州、武汉,南有广州、深圳,东有江浙沪,三面虹吸,资源外流现象难以扭转,长株潭必须抱团一体化发展。

  要实现长株潭一体化发展,首先要实现人才政策的一体化。目前,长株潭三市虽都出台了各类优惠政策吸引人才,但是还处在各行其是的状态,倡议三地政府紧密合作,推行“长株潭”人才政策一体化,研究推动三地人才互通互融的政策,破解三地人才流通过程中的束缚和障碍。首先,突破户籍购房限制。随着轻轨的开通,长株潭半小时生活圈已经形成,越来越多的株洲、湘潭上班族选择在长沙买房,享受省会城市的医疗、教育、环境资源,因此建议对于株洲和湘潭户口(或要求一定条件的高端人才)不受长沙购房限制等,让人才流动更加顺畅轻松,让“工作在株洲、生活在长沙”的场景重新得以实现。其次,扩大“长沙绿卡”的适用范围。扩大长沙人才政策受益范围覆盖面,株洲、湘潭认定的高层次人才也能列入到长沙绿卡的使用范围内,享受长沙的医疗保健服务、子女入学服务、创新创业服务等,弥补三四线城市的公共资源劣势,以人才为本,激发人才活力,为湖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和活力。

  (二)出台有力政策,打造中部高端人才特区。

  立足湖南,面向全国,高规格、高标准、高要求地做好长株潭“人才特区”建设。优化顶层设计,准确把握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工作的发展趋势,紧密衔接湖南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湖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人才培养引进、体制机制创新、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环境氛围营造等方面出台政策措施。

  一要健全人才培养政策,实施促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税金融政策,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改革完善博士后培养制度。二要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对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土地、资金、税收以及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等方面的特殊政策措施,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三要完善人才干事创业政策,加大税收、融资领域的体制创新力度,鼓励人才创新创业,支持人才成就事业。四要完善人才工作法规体系,建立健全人才市场管理、人才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各环节的人才政策法规,构建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法制环境。

作者:李东林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