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大网>民族团结进步行>媒体聚焦>正文

蓄势待发”的魅力新瑶都——2014湖南民族团结进步行江华瑶族自治县见闻录

来源:民族论坛 作者:方可 编辑:redcloud 2017-07-27 15:54:00
湖南人大微信
公众号二维码
—分享—

  编者按:

  为适应民族团结进步的新要求,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从2009年开始,省人大常委会牵头组织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行动,已成为我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平台、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主题活动。

  9月15至17日,“2014年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行动”集中采访活动正式启动,新华社、湖南经视、《民族论坛》杂志社等10多家媒体记者,兵分两路走进江华瑶族自治县和江永, “零距离”感受当地少数民族地区民风民俗民情,并记录了当地的发展与变化。

  

 

  建设中的神州瑶都。(刘兴枝 摄)

 

  湖广小学的孩子们在练习押加。

  2009年,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行第一次集中采访地就是江华瑶族自治县,5年过去,2014年湖南民族团结进步行动采访报道组再一次来到江华。作为湖南民族团结进步行集中采访报道组的“元老”级人物《湖南工人报》记者邓军感慨颇多。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江华一别5年又将如何去看呢?

  民族教育绽“繁花”

  9月16日上午,2014年湖南民族团结进步行动采访报道组走进了一所特殊的学校。

  “你们左脚站的地方是广西,可能你们右脚站的地方又是湖南”,湖广小学校长的黄兴华向来访的记者们解释着这所学校的特殊,“这是一所坐落在湘桂边界线上的小学。”

  湖南和广西的分界线从这个拥有200多年历史的自然村中横穿而过,村里居住着广西和湖南两省区瑶族同胞47户230多人,因此这个村被当地人称为“湖广村”。全村同胞“同走一条路,同喝一口井水,同上一堂课,同耕一块地,同讲一种话”。湖广小学就是在“一村跨两省,两省辖一村”的团结和谐氛围下建立起来的。

  2010年,为解决学校基础设施陈旧,学校地势陡峭、交通不便,村庄分散,山路陡远,学生上学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教育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县教育局各出资12.5万共同新建湖广小学。当年9月1日,湖广小学迁移至大坪村。

  学校占地2500平方米,由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教育局和广西富川县教育局共建,学生也是来自湖南和广西。现有教学班3个共45名学生,分别为学前班21人,一年级14人,二年级10人。学校的两名老师,51岁的奉恒毛老师来自湖南,祖籍广西富川县福利镇,而57岁的于昌苟老师来自广西,祖籍湖南江华县大石桥乡。学校由两省的相关教育部门共同管理,共同支持发展。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一校跨两省,两省辖一校”的特殊校情。

  黄校长告诉记者,搬迁之后,两省的相关部门多次到学校进行慰问捐赠。到现在为止,学校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的完善,不仅配备了电脑,还有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学生的营养餐问题也得到解决。这所特殊的小学的历史见证了湘桂两地瑶民团结互助、和睦共处的历史,更成为促进民族教育的良好典范。

  江华县教育局刘朝善介绍到,“几年来,我们通过采取培训、现场指导、资金扶持等多种方式,使党和国家的各项民族政策得到充分体现,民族意识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得到了一进步的增强,瑶族文化进校园就是其中一项重要活动。”

  9月16日下午,采访团来到江华沱江镇第一小学。2012年初,这所学校被教育部评定为全国中小学首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2013年获“全省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示范基地”称号。刚走进这所小学就能体验到浓厚的瑶族文化气息,雕像、园墙、壁画和每间教室设置的“瑶文化园地”……到处都充满着瑶族风情。

  “学校经常开展瑶文化知识竞赛、‘盘王故事’演讲会、‘瑶汉民族是一家’主题班会等,激发学生们传承瑶族文化的兴趣。还印发了瑶歌校本教材,成立了‘瑶娃舞蹈队’,专门学习瑶族歌舞。全体师生在每天的大课间齐做长鼓操,还把陀螺、踩高跷、押加、耍草龙、滚铁环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教学中。”刘朝善说。

  近年来,江华通过加大对教育的重视、宣传和奖励力度,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党政重教、部门支教、全民兴教的局面,有力地推进了民族教育事业持续、科学、健康向前发展。

  地方发展现“生机”

  9月16日下午,汽车穿越过片片稻海,蜿蜒了层层山路,采访报道组到达了目的地——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现场。站在水库观景台向工程区望去,忙碌的工人、作业的工程车、随风飘扬的施工标语……展示了这个深藏于大山的湖南省“水利一号”工程如花如荼的建设场面。

  涔天河水库枢纽工程指挥部副部长胡兰桂向记者们介绍了到,由于历史原因,涔天河水库建设库容较小,调节能力低,水库长期处于“大材小用”的尴尬境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扩建涔天河水库的需求越来越迫切。1990年湖南省正式启动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前期工作,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2010年8月国家发改委批复项目建议书,2012年6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可研报告,2013年9月国家水利部批复初步设计报告,工程具备全线开工条件。根据国家水利部批复的初设报告,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施工设计总工期46个月。按照建设计划,2017年4月第一台机组发电,2017年6月底枢纽工程将全部完工。

  涔天河水库扩建后总库容为15.1亿立方米,电站装机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4.58亿度,设计灌溉面积111.46万亩(其中可新开垦耕地23.91万亩),多年平均向下游年补水量2.555亿立方米。工程于2009年被列入湖南省水利建设“一号工程”。

  然而,水库扩建工程的开展也伴随着一系列难题,水库移民就是其中之一。根据枢纽工程安排,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搬迁安置移民27540人,将全部安置在江华县境内。针对库区移民安置问题,江华县已经为库区移民设置了两个安置点。随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首个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县城四联移民安置点于今年9月10日开工。四联移民安置点位于江华县城新区,东连四联公园,南接长征路、冯乘路,西接瑶都大道、江华经济开发区,北连海联产业园,占地面积共1100亩,可安置移民7689人,预计到2016年底可保障移民全部入住。

  在准备返程的时碰到了从县城回村寨的瑶族大哥盘付兵,由于涔天河水库的扩建,他也将成为移民。当被问到对移民以后生活的态度时,盘大哥乐观地笑了,他说对故居当然会不舍,但是搬到县城附近会使生活更加方便,而且他有做木工活这一技之长,并不担心没有收入来源。加上现在江华经济开发区建成,工作机会也越来越多了。

  离开涔天河水库后,记者们便来到了江华经济开发区。据说这里曾经是荒坡现在居然变成了一个热气腾腾的工业园区。高新生态环保企业、上市公司在这里演绎传奇:凯盈科技一二期、温氏饲料、五矿稀土、海螺水泥、卓业电子等企业在这里落地生根;江华经济开发区、江华高新技术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码市工业园落地开花前景喜人。

  县委书记罗建华告诉记者,几年前他曾经邀请他的一位朋友来江华投资,但是被委婉的拒绝了。但现在,这位朋友又主动找到他,说看到了江华现在的发展和未来的前景,还是想到这里来投资。江华瑶族自治县这片热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生动诱人,如今该县85个重点项目被列入全市“十百千工程”项目,江华坤昊实业有限公司入选2014年湖南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名单。

  民族文化呈“异彩”

  “盘王大歌如此丰富,而瑶族又没有自己的文字,您觉得传承起来会不会很困难呢?会不会在传承的过程中遗失了一些东西?”9月16日晚,红网记者邓瑶对江华县《盘王大歌》的传承人赵庚妹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2014年7月16日,国家文化部向社会公示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由江华瑶族自治县报送的民间文学《盘王大歌》榜上有名。《盘王大歌》是一部瑶族诗歌总集,被誉为瑶族的“史诗”,它由绪歌、插歌、正歌和杂歌组成,包括瑶族先民的自然观、人类起源说、瑶族的产生与迁徙、瑶族的婚恋、瑶族的创业史等内容,全面记述了瑶族的历史、思想、斗争和文化,被称为瑶族社会的“百科全书”。

  被誉为瑶家“歌妈”的赵庚妹于1950年出生在江华的一个瑶族民间艺人世家,《盘王大歌》为自家祖传,到赵庚妹已经传到第11代。8岁起就跟祖父学唱瑶歌,到10岁时,赵庚妹在当地就已经小有名气。

  面对记者的疑问,赵庚妹回答。“最近几年,江华县加大对《盘王大歌》等瑶族文化的推广力度,对瑶歌的宣传也越来越多,希望了解和学习的人也越来越多。我被邀请到各地讲课,湖南科技学院音乐系也曾多次邀请我讲课教瑶歌。我对《盘王大歌》的传承充满了希望”。赵庚妹还表示,她下一步准备把《盘王大歌》的各种唱腔都整理录制下来,写成歌谱,把《盘王大歌》完整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瑶医瑶药因其药疗方便、药源广阔、费用低廉,直到现在仍受广大瑶族同胞的欢迎,在全国各大城市也可见瑶浴养生馆等身影。带着对神奇瑶医瑶药的好奇,记者们拜访了江华县瑶医协会会长黎志凌。黎志凌向记者们介绍了瑶族先民在与自然环境和疾病作斗争的历史过程中,利用瑶山盛产的动植物资源制药用于防病治病的丰富经验。“但是瑶医与中医又有很多的相通之处,并不能很清晰的划分”,黎志凌说,因为瑶医没有医师资格证、瑶医院无法筹建等因素瑶医瑶药的推广发展还是一条比较长的路。

  而相比瑶医瑶药,江华的群众广场文化走得风生水起。近年来,江华在开展群众广场文化活动中注重创新载体,在“月月乐”活动的基础上,顺应群众文化活动日益活跃的新要求,又组织开展了神州瑶都“周周乐”百姓大舞台群众广场文化活动。每周都安排了不同的表现形式、表演内容和宣传主题,例如有瑶族歌舞、瑶族长鼓舞艺术节、游艺晚会、校园文化节等等。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成为江华民族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一个活动品牌。

  江华宣传部李光平告诉记者,江华另一个文化品牌正在建设,就是神州瑶族文化博览园。整个项目占地面积2000亩,总投资20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瑶族历史文化区、瑶族支系建筑景观区、瑶族圩日特色建筑区和瑶族村寨区、瑶族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该项目于2013年发布招商公告,2014年1月正式签约。目前,投资方正在开展项目规划工作。

  该项目作为瑶族文化的“世界之窗”,“城市的会客厅”,以打造瑶族文化展示中心、传承中心、研究中心、开发中心为目标,起到提升整个城市文化品位,展示和传承瑶族文化,引领江华文化旅游跨越式发展的积极作用。(责任编辑:陈柳)

来源:民族论坛

作者:方可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