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大网>民族团结进步行>媒体聚焦>正文

从“古色古香”到“活色生香”——2014湖南民族团结进步行江永县见闻录

来源:民族论坛 作者:易巧君 编辑:redcloud 2017-07-27 15:53:50
湖南人大微信
公众号二维码
—分享—

  

 

  上甘棠明清建筑古朴庄重

 

  女书博物馆集中展示江永女性智慧

  “瑶族故里,女书家园”,等等之类关于江永的按语,已无数次出现在记者这个在湖南省唯一的民族期刊——《民族论坛》工作了数年的编辑的案头。

  可是,纸上得来终觉浅,如今终于得着机会首次来到这片秦时即设郡,唐时定名永明的土地上,却是发现那些历经上千年、数百年的历史淘洗、积淀而来的“古色古香”,在现代科技、现代眼光、现代智慧的支持下,已开始“活色生香”,生机无限,魅力四射。

  千古之谜——女书被演绎成了微电影交响诗

  经由省道S325线进入江永,右手边的一片平畴沃野中矗立着一个高约10米的“女书生态博物馆”牌楼。“岛中霞起女字婷婷动古今,水上风来书香袅袅盈天地。”意境优美的对联,让横批“江永女书生态博物馆”更有了磁石般的强大吸引力。

  这里名为普美村,原名浦尾,即潇浦之尾,后村人雅化为普美——与这个恬静而美丽的小山村气质甚为相符。眼目里满是那清悠悠的潇水河和于水边顾影自怜的绿幽幽的树,当走过晃悠悠的吊桥与滑油油的卵石路,更是被那头顶上咧着嘴微笑的葫芦娃娃、南瓜爷爷们引着进入了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女书文化村。

  “普美村是江永女书的核心流传村落,这里是高银仙、胡慈珠、唐宝珍3位老女书传人的故居地,较完整地保留了女书文化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接待我们的是博物馆讲解员胡欣,1988年出生,江永全县7位女书传人中最年轻的一位,她还有一个身份——省人大代表。

  眼前的胡欣,文静、纤瘦、清秀,长发如瀑,与照壁上由点、竖、斜、弧四种笔划组合,笔呈长菱形,秀丽娟细的蚊形女书文字似乎有那么一种天然的缘份,形神相通。虽然从相关介绍中,我们了解到女书的产生,是因在旧的封建社会里,女人没有社会地位,她们裹着小脚,失去了上学堂接受教育的机会,于是在狭窄的社会生活中,她们用这种只在女人中流传的文字,与亲爱的姐妹们互道苦情,慰藉寂寞、贫瘠的光阴。可当时光来到这以图片、文字、橱窗、灯光集中展示女书流传区域、发现过程、起源传说等的博物馆中,那些暗沉的苦情竟有了些许明媚的骄傲,这可是世界上唯一具有性别特征的文字啊。

  女书学堂、女工厅是博物馆中经常开展女书教授等互动活动的地方,也是最受游客欢迎的展厅。胡欣说这就是一种活态氛围,能激起大家更多的好奇与兴趣。她说自己对此也深有体会,因为自己很幸运出生在女书流传的核心村落,从小就见识了村里的老人们学认女字、学唱女歌、学织女书;而更幸运的是2000年的时候,女书传人胡美月在普美村办了一个专门学习女书的辅导班,让她有了更系统、深入学习女书的机会,这也让她在2006年中专毕业应聘女书园工作的时候优势明显。如今的胡欣,已从门票收取工作做到了讲解、宣传和能在女书学堂、女工厅授课了。

  胡欣现在还掌握了用书法展示女书艺术的技巧,从形如蝇头的小字,到状如弯月的大字,她都能行云流水般挥就,赢得了游客的一致赞誉,作品亦被不少人珍藏。2009年10月,她被选拔参加了我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代表永州展示了江永女书的迷人风采。2010年4月,她书写的长达127米的“女书长卷”,创下了女书书法条幅最长、字数最多、收录女书歌谣最多、八角花图案最全的4个之最,并在上海世博会上隆重展示。2012年,她参与到世界著名音乐大师谭盾先生的“女书”水摇滚拍摄。如今,谭盾先生正携胡欣参演的微电影交响诗《女书》在全球巡演,用13个乐章讲述“女书传奇”,向世人奉献出了一台惊艳的视听盛宴。

  作为一个能读、能认、能写、能唱的全能江永女书传人,胡欣在当选湖南人大代表后,向湖南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提交了建议案,建议在湖南江永县设立“女书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她说作为一种只有不足10个人在熟练使用的语言,女书的传承前景不容乐观。江永县委、县政府正通过制定相关保护条例,打造女书生态博物馆,把女书请进课堂等方式保护与传承女书文化。她认为建设“女书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将对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希望通过多年的努力,将女书文化产业园打造成为女书文化的展示基地、研究基地和宣传窗口,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新闻媒体、广大游客向往的目的地和拉动全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千年古村——兰溪、上甘棠、千家峒创建国家级旅游景区

  1982年秋天,广西荔浦瑶族人赵德标和他的女儿及同乡罗富有、赵德魁、冯成保等7人,怀揣《千家峒源流记》,经平乐、恭城,到达江永县大远瑶族乡,经过整整两天的观察、了解、比对,终于认定这里就是他们祖先曾经居住过的故园千家峒,乡愁落地,满心欢喜。

  确实,这里也是一片古风盎然、乡愁凝结的土地。兰溪那千年静卧的村庄,上甘棠那千年流淌的小河,千家峒那千年生生不息的居民,让时光在这片一窥千年的土地上停下了匆匆的脚步,留下了让人无限感怀的身影。

  因“山勾联透,溪水伏流,色淀于蓝”,这个故名“勾蓝”的瑶寨有“世外桃源”美誉。曾经,这里主要居住着蒋、欧阳、黄、何等13姓,建有13条次干道,5座戏台,66座寺庙,以及300多栋民居,历经1000余年融合发展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勾蓝瑶文化。初秋时节,当我们行走在古村里,看到大叔在长流水井旁清洗着自捞的小鱼虾,看到大娘在风雨桥上闲聊,看到小黄狗半跨在高高的门槛上扭头盯着我们这些外来客,拉得长长的小身躯与高高的门楣,两相映照出一颇有趣味的画图……当然,还有那从村里延伸至村外的青石板路,朴素而温暖;那一长溜斑驳的的商号、柜台,似尚存猎猎商战硝烟;那座座祠堂、栋栋门楼,那条条对联、缕缕炊烟,宁静悠然地将这一大片的古色古香演绎得活色生香。

  “勾蓝瑶寨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已于去年3月通过了专家评审。”同行的江永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县文联主席谭峻写得一手好散文和诗歌,在他的描述里,兰溪瑶寨已围绕农业态观光、民俗文化体验、乡村休闲度假等方面进行了规划,已是省级风景名胜区的兰溪,正在创建申报国家3A景区,不久的将来将成为欣赏山水田园、乡村古建筑群和勾蓝瑶民族民俗文化互融相伴的绝佳乡村观光休闲旅游区。

  而为了不忘祖居之地而取名甘棠的上甘棠村,同样光从村名听来就是尔雅不凡,因“甘棠”二字还出自《诗经•甘棠》,其是歌颂西周时任西伯的召公受文王之命行政南国、决民间讼事于甘棠树下的事迹;上甘棠村保存的明代所修《永明周氏族谱》中也以“吾甘棠,召公驻节过化之乡”自诩,并引以为荣。

  上甘棠,湖南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古村落,居住着涌现过周敦颐、鲁迅、周恩来等名家和伟人的一支周氏家族的后裔,世代于此繁衍,已历经1200多年。村庄依山傍水、小桥、流水、人家,宛如一幅天然静物图,静美流泄。那200多栋完好无损的明清建筑,那至今坚固如初的北宋古石桥“步瀛桥”和石板桥“寿隆桥”,那记录该村历史文化的“月陂亭”摩崖碑林,那指导人们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慈悲佛母八十一个他字歌》,更让该村有了一种古朴典雅、雍容华贵的气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称誉已通通被上甘棠收入囊中,2013年更是成功创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时间来到2014年秋天,已是75岁高龄的赵德标坐在来到千家峒采访的记者们面前,吸着自制的卷烟,满头银发,精神矍铄。说起自家祖先三代接力寻找千家峒的艰辛,仍然满是感慨;说起自己采用嫁女至此落户的方式,仍然满是笑容;说起来此生活30多年的遗憾,讲是希望还能分到山林;说起自己的健康状况,却是笑容满面地说年纪大了,哪儿都不大好了……突然觉得被誉为“千家峒盘瑶精神标杆”的赵老,其实早已落地生根,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当地人了,所以才有了此般骄傲、乐观甚至遗憾。

  是的,这就是瑶族古都、瑶族祖居地的魔力。据说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千家峒已迎来了无以计数的海内外瑶胞和专家学者,或寻根问祖,或进行学术考察。如今的千家峒人则已在勾勒自己的“大梦故园”——让千家峒寻根以及南楚奇字“女书”为毗临的桂林、阳朔纯山水游注入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建立起以江永为地域中心的都庞岭自然文化综合旅游区,然后与广西桂林、阳朔风景区以及广东丹霞地貌连接起来,构建出横跨三省的旅游“金三角”。

  如果这种构想实现了,那千家峒该真会热闹起来了,古色古香的江永该真会热闹起来了!

  千年异香——香柚、香芋、香姜、香米、香菇清香四溢

  三十里平川三十里绿,穿行在这座位于南岭山脉中多以“峒”命名乡、村的小城,放眼所及几乎都是沃野平畴——名副其实,群山环抱的比较宽阔的平原。

  同行的江永县外宣办副主任任泽旺介绍,江永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是“暑不烁骨,寒不侵肤”,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土地富含芳香簇元素硒及多种其他微量元素,因而让落入这片土地的香米、香柚、香芋、香姜、香菇等农产品都具有了一个统一特征——香,被有关专家誉为“长江以南名优果蔬最佳发展地带”。

  香米、香柚、香芋、香姜、香菇,也就是有名的“江永五香”,它们其实还各有颇为华丽的出生文化认证。江永香米,曾被三国曹丕赞誉“上风吹之,五里闻香”;香柚,则自古即有“橘柚凝烟翠”美誉;香芋,被称“江永最负盛名的特色香型蔬菜品种”;香姜,清《永明县志》即描述有“筠篮处处卖红姜”的盛况;香菇,亦被《永明县志》赞誉“甘美不下蘑菇”。

  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咱们还得来仔细扒扒它们各自的特征。香柚属沙田柚品系,明代自广西沙田引进,历经江永人民数百年精心栽培优化选育终得今之大名——江永香柚。它们个重1~2公斤,果实硕大,果皮金黄,果肉多汁,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江永也因之得名“中国香柚之乡”。香芋俗称槟榔芋,在江永栽培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椭圆形,单个重1~1.5公斤,最大可达4公斤,富含淀粉、粗蛋白、维生素,具有“香、酥、粉、鲜”等特点,江永也因之得名“中国香芋之乡”。香姜在江永则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民谣有赞其“脆如冬笋嫩如瓜,一家炒姜满村香”,其形似五指相聚,其肉嫩脆洁白,汁多味浓,富含姜油酚、姜油酮、铁盐、蛋白质。香米又称香禾米、香稻,竟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唐时始列为贡品,其谷粒带紫色长芒,米粒透明,饭粒晶莹柔软,清香可口。香菇在江永出产亦有上千年历史了,其肉含蛋白质、钙、磷、铁、维生素B1和B2等,如今江永的香型菇类产品队伍已壮大由金针菇、杏鲍菇、海鲜菇、白玉菇、肉菇等组成的大家族了。

  蒙蒙细雨,我们一路感受成片成片墨绿的香柚林、香芋海。“发现我们江永和其他地方的不同了吗?其他地方多将果树等植于山上、屋旁、坎边,但我们江永却是果树下田,最好的田里亦栽上了成片的香柚树!”同行的谭峻告诉我们,这主要是由于江永的香型农产品产量高、品质好、收益比种水稻强多了,这也直接让江永外出务工的人相比其他地方少多了,因为大家守着家乡也能致富,当然不远行了。

  如今,当地党委、政府通过“建基地、强质量、抓品牌、培龙头、活流通”等一系列措施,整合资金对“五香”基地进行标准化管理,完善配套设施,支持发展行业协会与专业合作社,组建相关加工企业,走现代香型农业产业化发展新路,更是将“五香”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全县已发展香柚为主的水果面积20万亩,发展以香芋、香姜为主的蔬菜15万亩,其中10.5万亩香柚基地晋升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江永香柚、香芋、香姜都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县蔬菜出口港澳占全省蔬菜出口总量的40%以上。

  “我居然在我们江西铜鼓的超市里发现了‘千家峒’萝卜!”双休日回老家的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行集中采访记者团朋友兴奋地给笔者发来微信语音并附图为证,图片上正是我们9月16日参观的湖南省级龙头企业——江永特色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千家峒”牌铝箔手抓包香辣萝卜!(责任编辑:陈柳)

来源:民族论坛

作者:易巧君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