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大网>人大文苑>文字之窗>正文

关于津市市城区小街小巷建设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津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 作者:石承强 编辑:redcloud 2016-09-01 10:07:00
湖南人大微信
公众号二维码
—分享—
  如果把城市比喻成生命体,那么城市主干道就是人体内的大动脉,小街小巷则是众多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否畅通,直接关系城市的健康程度,关系居民的生活质量。近些年来,津市市把大力加强小街小巷建设作为一项解民难、顺民意、务民利的民生工程来抓,城区小街小巷路不平、地不绿、灯不亮、标识不明、设施不全的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但由于历史的欠账较多,财力投入有限,小街小巷的建设与宜居城市的建设仍有差距,如何进一步搞好小街小巷建设,让该市群众出行更方便、居住更舒适,为此,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城环)工委深入到有关部门、街道社区进行了调查和探讨,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一、基本情况

  小街小巷是指与城市主干道、次干道相连的支路、小巷等生活空间,是市政设施建设管理和社区管理最容易疏忽的地方。小街小巷建设主要包括道路硬化、照明亮化、卫生洁化、裸地绿化、管网畅通、交通标识标准化等多个方面。

  1、道路状况。据建设部门调查统计,我市小街小巷路不平的状况还比较普遍,城区需要硬化的路面31万平方米。

  2、下水道状况。该市小街小巷多成形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排水设施很不完善,据建设部门统计,该市需新建下水道3万米,需疏浚下水道4万米,分别需投入1091万元和132万元。该市下水道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老旧管网排水能力差。小街小巷大部分排水管道用砖砌筑,加上超期使用,排水能力有限,夏季偶遇暴雨,堵塞、积水现象十分普遍。如新村社区,逢暴雨必渍,严重时路面积水近70厘米深,居民出行极不方便。二是下水道堵塞。因建房的零散无序,宅基地占用下水道的现象时有发生,污水无法顺流,由地势低处外溢。三是雨污未分流。目前,该市的雨水和污水合流一条排水管道,在大雨来临时,加重了污水管道的压力,引发居民楼污水外溢,同时大量的污水直接排入澧水河道,给下游造成严重的污染。四是化粪池问题。部分老楼栋的化粪池堵塞或没有并入下水管网,每遇大雨都会发生粪水外溢的现象。

  3、臭水沟和死水塘的状况。与沟渠相连的堰塘因无人管护等原因,成为天然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场,变为“四害”的滋生地,严重影响城市形象。据调查,目前,全市存在27条臭水沟和29条臭水堰塘,尤其是护市社区的8个死水堰塘,面积高达20多亩,三洲街菜市场附近的自来水过滤池也已成为居民的天然垃圾坑。

  4、路灯状况。据建设部门统计,该市需补安路灯1400盏,需要投入资金约300多万元。除主、次干道外,该市小街小巷的路灯照明率较低,许多棚户区甚至完全没有路灯。在管理方面也存在着脱节。如新村、建设东路等区域,有的路灯损坏达5年以上却无人维修。
   
  5、绿化状况。该市小街小巷的绿地率还相当低,大约只有15%左右,还存在着大量的开荒种菜和毁绿栽菜的现象。据建设部门统计,该市需补绿12万平方米,需投入资金约为667万元。

  6、违章建筑状况。据拆违办统计,全市无证间房192户,2.4万平方米;违章搭建1248户,2.5万平方米;其它违章建筑110户,2129平方米;从违章建筑的业主来看,其中党员14户,公职人员91户。

  7、交通标识状况。该市城区交通标识方面还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小街小巷没有社会停车场站和临时停车位少。目前,该市拥有各类机动车辆4万多台(每年按20%增长),根据实地调查测算,城市需要临时停车位约3千个(二类城市泊位设立标准为30-35个/百辆),城市能提供的临时停车泊位不足200个,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好润佳超市、刘聋子粉馆、胡军酒家、万寿路、刘公桥路等商业街。二是交通安全设施不尽完善。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矛盾突出,难以实施有序管理。三是城区道路交通管理设施陈旧,远不能适应现代交通管理形势的需求,道路交通智能化管理手段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是需要加大对银苑路等城区次干道交通标志、标牌、标线、限速装置等交通安全设施的投入。五是小街小巷的交通秩序混乱。生产街和襄阳街2个马路市场的运行,让众多小商小贩、流运商贩以及马路菜市场占据城区主要街道,生产街、襄窑路、万寿路、银苑路、车胤东路尤为突出。同时违章建筑的存在,也造成了交通秩序的混乱。

  二、存在问题

  1、小街小巷建设缺乏规划的控制和指导。规划是一个城市建设的龙头,是搞好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依据。该市城市规划虽起步早,但起点低,几经修订,仍不尽合理。一是总体规划定位不科学。对城市的定位只是停留在修路建街上,注重吸引农民及外来务工人员进城建房以扩大城市规模,在建设中只注重了量的扩张,却忽视了城市建设质的提升,忽视了城市建设的特色和品味,城区部分道路狭窄,道路功能不健全,瓶颈路较多,特别是银苑路、刘公桥路、万寿路、双济路等次干道机动车道宽幅只有7米左右,人行道也不到4米,上下班、节假日等高峰时段时常出现交通拥堵。二是控制性详规不到位。在建设上缺乏超前性和艺术性,没有把街道详规、房屋造型、街景设计、立面效果抓在手中,搞“一条线、一个面、一个色、一个型”,没有形成鲜明的建设特色。三是规划管理不严。在执行规划上,没有严格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往往因领导的变动、人情的困扰和利益的冲突而审批、执行,随意变更规划,没有坚决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乱占乱建现象还时有发生。如好润佳超市的选址建设,就因为开发商的说情、行政的干预,将原规划设计的商业街临时决定修建大型超市,既没有停车位,又没有消防通道,结果因超市门前人流量大、车辆多,已经在桥头引发了多起交通事故。又如90年代的津市市电大在皇姑山的建设,当时规划部门对电大的规划设计要求离红线往西7米进行修建,而当时市电大的领导为了多占地盘搞建设,要求越过红线7米往东搞建设,通过找领导、做工作,给规划部门施加压力,电大建设如愿以偿,结果引发山体滑坡,被迫整体搬迁。四是完全没有规划。小街小巷两侧房屋绝大多数为居民群众自发建造,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加之不临主干道,隐蔽而缺失监管,致使两侧建筑高度不一,材质不同、颜色各异,杂乱无章,视觉效果不佳。部分居民随意侵占公共区域现象比较严重,致使房屋密度大、人口过于集中、绿地面积少。如城隍庙社区的天后宫小区,巷道十分狭窄,仅能容纳一辆摩托车和自行车通过;双济路违章建筑紧邻公路,遮挡了各路口行人和机动车驾驶员的安全视距,多次引发事故。

  2、小街小巷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多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赖于财政拨款,而津市市的财力非常有限,每年的财政收入2到3个亿,只有攸县财政收入的17%,资金来源渠道相对单一,投资规模小,很难满足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小街小巷建设的投资需求,一大批配套项目不能开工建设,导致道路、供排水、园林绿化、环卫设施等建设标准低、不配套,有些仓促配套后难以维持,无资金保障,致使公共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停留在得过且过,疲于应付的水平,不能实现经常化,给居民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如垃圾楼洞的封堵,全市有6000余个,目前只完成1250个,大部分居民依然还在从楼洞倾倒垃圾,造成垃圾的二次污染。如环卫设施的配套,我市小街小巷内均未建设垃圾中转站,垃圾箱、垃圾桶的设置密度较小,覆盖率不足30%,造成垃圾无处倾倒,垃圾堆积如山。

  3、小街小巷的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由于小街小巷的管理相对落后或缺失,小街小巷的环境卫生、公共秩序、市容市貌等方面问题比较突出,脏、乱、差的现象比较严重,影响了投资环境,损害了城市形象。一是环境脏乱差的现象没有彻底改变。居民卫生意识差,垃圾乱倒、脏水乱泼的现象随处可见;“门前三包”不落实和垃圾清扫人员力量不足,垃圾清扫不到位,清运不及时,小街小巷还存在大量卫生死角;厕所建设不到位,随地方便的现象屡见不鲜。二是小街小巷秩序混乱。由于背街小巷街道窄,而且有货物、杂物占道,加之部分占道经营商贩,多数地方车辆仅能单项行驶,以致造成交通混乱,甚至发生塞车现象。如菜市场每天人流量、车流量很大,但流动商贩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摆乱放现象普遍存在,再者是顾客无视交通秩序,车辆乱停乱放,对交通造成很大影响。饮食行业、夜市排档、洗车、修车等服务业缺乏统一管理,违规经营有所反弹。三是小街小巷无人管理、无经费保障的问题比较突出。虽说今年城管进社区在24个社区进了273名清扫员,但只能初步解决卫生问题。其他诸如小街小巷无路灯、无绿化、无下水道和乱搭乱建等问题,根本没人去管。四是小街小巷的清扫力量较为不足。2012年6月开始实现城管进社区工作,全市共有253名清扫人员下到社区。由于清扫范围实行了全覆盖,各个社区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清扫力量不够的问题。例如三洲驿街道的柏枝林社区,辖区人口5400人,清扫责任面积为11000㎡,清掏垃圾楼道398个,清运垃圾箱、桶93个,实际需要清扫、清掏力量14人,而现在仅有8人,工作压力很大,清扫队伍很难稳定,清扫效果很难保证。五是“涂鸦”现象极为严重。所调研之处,满胡同的破烂广告牌,满大街建筑墙面的小广告等城市“牛皮癣”比比皆是,更有甚者在天后宫新修廉租房的东北墙面上用墨笔到处写的是骂人的脏话,和周围景色非常不协调。

  4、小街小巷的历史欠账太多。一直以来,城市建设中留下了不少欠账,这些“帐”,更多地是欠在背街小巷这些群众集中居住的地区。欠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公共旱厕亟待改造。这次所调研的街巷两侧均有公共旱厕存在,而且公厕疏于管理,卫生状况极差,特别是夏季苍蝇满天飞,成为重要的蚊蝇孳生地,对周边环境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将其改造为水冲式或卫生厕所成为当务之急。二是背街小巷硬化水平有待提高。大部分背街小巷沟坎极多,凹凸不平,存在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车过卷尘飞、雨天泥乱溅现象,从城市主干道,到小街小巷,烂尾路、断头路较多,多数道路都面临续建和改造。三是市民集中居住区活动场所和绿地面积少,市区小街小巷基础设施不完备,脏、乱、差问题严重,既给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不便,又影响了城市的形象,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三、对策建议

  小街小巷是一个城市的血脉,它连着千家万户,关系着万千居民的出行。小街小巷平坦畅通,打通的是民心,顺畅的是民意。小街小巷艰苦难行,痛的是民心,坏的是形象。针对小街小巷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1、立马出手,解决民生小事。在改变主次干道状况的同时或之后,尽快解决小街小巷灯不亮,路不畅的问题,确保市民出行方便、安全。

  2、加强领导,加大建设力度。书记、市长带头,所有的常委、副市长、包括联系创建的人大、政协的副职,每个人联系一个社区,带领后盾单位去办点,一抓三年,按照“五化”的标准(硬化、绿化、洁化、美化、亮化),制定每个社区小街小巷的三年建设规划,加大融资和建设的力度,达到一年小变样,三年大变样的工作目标。

  3、规划先行,实行统筹安排。我市小街小巷主要分布在黑瓦屋的棚户区、拆迁安置移民区及城中村内,小街小巷建设涉及到硬化、绿化、亮化、美化、下水管网及环卫基础设施配套等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坚持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分步实施原则,力求用最少的投资对小街小巷进行最实用的改造,尽可能减少重复挖掘、重复建设。一是对于涉及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的小街小巷建设(城北区的油炸坊社区至羊湖口地段),要根据同济大学专家对津市制定的总体规划方案和房管局制定的棚户区改造方案,制定好详规,对小街小巷建设实行统筹安排,整体推进。二是对于拆迁安置移民区和城中村等非棚户区改造的小街小巷实行整体规划,分别编制道路硬化、亮化、绿化和上下水管网等专业规划,分步实施。三是要分期建设,逐步完善。小街小巷建设要分三年完成,2013年完成40%、2014年完成30%、2015年完成30%,分期建设,逐步配套完善,争取在3年“两城”创建期内把全市小街小巷基本建设到位。

  4、加大投入,提供资金保障。要积极推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模式,整合资源,做好借势、借力的文章。要坚持以政府为主,政府应保持必要的投入,同时也要努力拓展社会投资渠道,广泛吸收社会资金,鼓励社会各界捐赠,逐渐建立和完善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机制。为此:建议小街小巷建设采取市财政安排一点,争取国家对棚户区改造、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建设项目挤一点,后盾单位扶持一点,社会知名人士捐一点的方式融资,为小街小巷建设工作开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5、建管并重,形成长效机制。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要加大小街小巷的日常管理力度。各街道办事处要广泛发动市民参与城市创建工作,发挥社区及居住小区业主委员会等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做好对小街小巷市政、园林设施的日常管理、巡查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城管进社区”工作机制,充实小街小巷的环卫保洁力量,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城市管理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及时发现问题,严格按法规实施管理。(责任编辑:陈柳)

来源:津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

作者:石承强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