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大网>民族团结进步行>媒体聚焦>正文

华声在线文明路通十八湾村物质精神双丰收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李成辉 编辑:redcloud 2017-02-20 17:20:49
湖南人大微信
公众号二维码
—分享—

  华声在线9月6日讯(记者 李成辉)吉首市社塘坡乡西南方,有一个令人惊叹的小村子——十八湾村。说她让人惊叹是因为她的位置极其特殊,是因为她的民风极其淳朴。在现代社会,还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景象吗? 9月6日上午,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行动新闻采访团的记者们带着疑问踏上了通往十八湾村的“天路”。

  说它是“天路”,一点也不为过。四周悬崖峭壁,这条路蜿蜒曲折围绕大山通向天际。当记者走下车,置身于悬崖峭壁之上,俯瞰令人心惊胆颤的山涧,更是让人心惊肉跳。在一片烟雨朦胧中,记者们沿着十八湾人祖祖辈辈的足迹,小心翼翼挪动着战战兢兢的步伐,一面体验着“山路十八湾”带来的惊险刺激、崎岖多艰,一面惊叹于“天路”开创的艰险与神奇。

  急于修路只因他们吃透了没有路的苦

  只有涉身其中,你才能感悟什么叫“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这样险峻的地段,要修一条水泥路更是难比登天。期间到底需要付出多少艰辛和汗水?又是什么支撑他们坚持把路修下去的呢?

  “这是疯子才会做的事情,修这条路根本就只是一个梦”。这是技术人员考察调研得出的结论。然而,这一个梦却被十八湾村的村民用四年的时间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给实现了。这四年,党和政府投入500多万,十八湾村男女老少272人倾巢出动,投入劳力工日12万多个,硬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出了一条5.2公里长的“挂壁天路”。

  为了修这条路,他们付出了太多。村子里一个老村民,不辞劳苦的奔波在修路第一线,多少个日日夜夜,但最终也没有坚持到路修好,他倒下去的时候说了两个愿望,“一是把自己仅剩的117斤大米捐出,二是希望大山外的人能走进来。”

  “在没有公路之前,进城要走3个小时才能在乡公路上搭乘汽车。喂一头猪要变为钱,得六个壮汉才能抬下山去。山下的东西运上山,豆腐也成肉价钱。”前任村支书龙八银感慨万千,“我们修路只因我们吃透了没有路的苦”。

  没有路,本地小伙娶不到媳妇

  “阿妹下了山,不想转家乡; 阿哥打光棍,两眼泪汪汪。”一首苗家山歌,唱出了十八湾人修路前娶亲难的实况。这个住了63户纯苗族的小村落里,修路前,本地小伙非但娶不到本地老婆,即使外出打工带了女朋友回家,人家姑娘一见这“难于上青天”的路况便“逃之夭夭”。

  “现在,外来的媳妇已经有15个。这些外来媳妇带来的新思想、新观念开拓了我们老年人的眼界,加强了我们与外界的交流沟通,我们心底那抹愁云也是在修了路才一扫而光呀。”麻老满满脸笑容传递着他的幸福和满足。

  “八无”民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费劲九牛二虎之力,记者终于踏上山顶,来到十八湾村。

  十八湾村的乡间小道上,纤尘不染、干净整齐。但最让记者眼前一亮的是这里的民风:无论洋楼还是土房,即使无人也从不上锁,仅用一根竹签别在门梢上,外来人员可随意出进;这里的小卖部,大门洞开,没有售货员、没有自动售货机、更加没有摄像头,所有商品完全敞开在顾客眼前,顾客可以随意"采购",认为这些东西值多少就放多少,可以是钱也可以是物。民风之淳朴,让人称道。

  如今的十八湾,不但民风淳朴,更实现了八个“无”:无上锁、无售货人员、无偷窃、无垃圾、无打牌、无赌博、无上访、无违法乱纪 。

  自道路开通后,十八湾凭借优美的风景、艰险的环境、淳朴的民风逐渐打出名气,吉首市大大小小的联谊、聚会都看上了十八湾,今年山地车比赛也选中了十八湾,山寨村民不仅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生活也日益丰富。

  到2010年,全村实现农业总产值160.38万元,人均纯收入达5400元,遥想当年未修路时人均收入仅为630元,确属“破天荒之举”。近年来,各种荣誉也接踵而至。

  正如湘西州交通运输局局长龙文辉所言:“我们最大的贫困是距离,最大的瓶颈是交通”。自距离“缩短”、交通方便后,十八湾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面积种植菜、果,其中,尤以金秋梨、生姜最为出名。各大商家闻讯前来,上门收购。去年,光金秋梨一项,年产值便达到225万元,成为村民名副其实的“摇钱树”。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李成辉

编辑:redcloud